[实用新型]升降退锚器用组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5331.8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3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辉;张文康;翟景辉;白彦龙;史亚锋;刘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20/00 | 分类号: | E21D20/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杨妙琴 |
地址: | 4766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器用 组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煤矿巷道预应力锚索锚具从巷道顶板上拆卸下的专用机具,尤其是升降退锚器用组合装置。
背景技术
综采TMQ22-520/70型退锚器是一种将煤矿巷道预应力锚索锚具从巷道顶板上拆卸下的专用机具。以前采用人工将退锚器举至顶板上,且拆卸作业至少四人一组,一人负责监护,一人负责操作起吊滑轮和油泵、一人负责操作退锚器、另外一人负责扶梯。工作人员在吊挂退锚器的过程中有可能因顶板碎渣、铁锈入眼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升降退锚器用组合装置,将退锚器安装在承托装置上螺栓固定,通过控制压风管路上控制阀门的开启大小,实现退锚器升降,结合工作人员蹬梯作业,规范升降退锚器工序,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同时消除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升降退锚器用组合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支架,该支架为四棱台状框架结构,支架相邻两边两两通过钢管固定连接一体,其中支架侧面的顶部钢管到其底部钢管之间间隔平行固定设置若干中部钢管;支架顶部上设置有夹紧套;气腿主体穿设固定在夹紧套上;气腿主体顶部活动连接升降杆,其底部一端连通进风管,另一端连通回风管;升降杆顶部上固定安装有承托装置,承托装置上开设有开口槽,开口槽两侧的承托装置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夹紧套为两个固定安装在L型板竖板上的半圆形套组合而成,且通过螺栓连接将气腿主体紧固在支架上,不仅实现气腿主体夹紧,同时可根据巷道高度的变化调节气腿主体的夹紧位置;
进一步,所述的承托装置为带有底部的套筒状钢板结构,开口槽开设在承托装置顶部上,开口槽开口的大小与退锚器的直径大小有关,通过螺栓调整夹板间距,固定夹紧退锚器,从而实现退锚器紧固到位,防止退锚器升降过程中摆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规范了升降退锚器工序,提高了升降退锚器的工作效率,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具体来说:
1、可以方便快捷地升降退锚器,实现了退锚器的自动升降,提高了工人的劳动效率。
2、不仅节省了时间,同时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安全系数。
3、将退锚器自动升降和工作人员蹬梯作业合二为一,退锚器在升起的过程中角度、速度可随时调整,该组合装置利用压风作为动力,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大小,工人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挂设防倒绳作业,在节省了工人劳动力的同时,消除了安全隐患,提高了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承托装置;2-开口槽;3-螺栓;4-升降杆;5-气腿主体;6-支架;7-进风管;8-回风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图3所示,升降退锚器用组合装置,所述的装置包括支架6,该支架6为四棱台状框架结构,高1.8m,支架6相邻两边两两通过钢管固定连接一体,其中支架6侧面的顶部钢管到其底部钢管之间间隔平行固定设置若干中部钢管;
支架6顶部上设置有夹紧套,所述的夹紧套为两个固定安装在L型板竖板上的半圆形套组合而成,且通过螺栓连接将气腿主体5紧固在支架6上,不仅实现气腿主体5夹紧,同时可根据巷道高度的变化调节气腿主体5的夹紧位置,气腿主体5穿设固定在夹紧套上,气腿主体5长1.5m,升降杆4的伸缩行程为1.3m,能够适应现有巷道高度要求;
气腿主体5顶部活动连接升降杆4,其底部一端连通进风管7,另一端连通回风管8;
升降杆4顶部上固定安装有承托装置1,承托装置1上开设有开口槽2,开口槽2两侧的承托装置1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夹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承托装置1为带有底部的套筒状钢板结构,其规格为直径135mm×高度20mm×厚度6mm,开口槽2开设在承托装置1顶部上,开口槽2开口的大小与退锚器的直径大小有关,开口槽2开口宽度40mm,开口槽2一方面用于放置退锚器进出液的高压胶管,一方面可通过螺栓3控制开口槽2的开口大小,通过螺栓3调整夹板间距,固定夹紧退锚器,从而实现退锚器紧固到位,防止退锚器升降过程中摆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永城煤电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53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矿用梯形托盘顶板支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变形下让压橡胶颗粒混凝土钢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