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管探伤下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4853.6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8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彭敦林;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吉县鹏大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42 | 分类号: | B65G47/42;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安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管 探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加工处理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钢管探伤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钢管生产企业在钢管出厂前,都要对钢管进行探伤检测,以保证出厂钢管的质量,常用的探伤方法有涡流探伤法、超声波探伤法等。为了提高整体检测效率,现有的钢管探伤装置大多采用全自动下料机构。如申请号为201220628969.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管涡流探伤下料机构,包括机架以及安装于机架上的多个输送轮,机架的一侧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座,安装座内设置有可绕安装座转动的连接转轴,连接转轴上间隔固定有多个连接板,连接板均连接有“L”型下料板,“L”型下料板的处于初始位置时其折弯处位于输送轮上端面的下方,且连接转轴上连接驱动装置,该下料机构提高了下料过程的效率。但是,检测完的钢管包含有不合格品,该机构无法对检测过的钢管进行分类,整体效率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提供一种自动下料,且能对探伤检测后的钢管进行分类收集的钢管探伤下料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管探伤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台、相邻设于所述输送台一侧的收集架;
所述输送台上设有多个输送轮,靠近探伤装置一端设有定位传动装置,所述定位传动装置与所述输送轮之间设有标记装置,靠近所述收集架一侧设有下料装置;
所述收集架包括靠近所述输送台的次品框、远离所述输送台的正品框,所述次品框顶部设有活动导轨,所述活动导轨一端与所述次品框远离所述输送台一侧顶部转动连接。
现有的钢管探伤下料机构虽然能使下料过程自动化,节省人力的同时也提高了效率,但是无法对钢管进行自动分类和收集。
而本实用新型钢管探伤下料机构能够通过标记装置对探伤检测不合格的钢管进行及时标记,然后通过下料装置及收集架对钢管进行分类收集:收集合格的钢管时,活动导轨闭合,下料装置将钢管送至收集架,并沿活动导轨滚入正品框;收集不合格的钢管时,活动导轨打开,下料装置直接将钢管送入次品框。整个分类收集过程清晰高效。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定位传动装置包括定位框、设于所述定位框内的压轮装置、设于所述定位框两侧的传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压轮装置包括升降架、设于所述升降架两侧的压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定位框顶部设有用于调节所述升降架上下的螺旋调节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下料装置包括转轴、间隔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多个收集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收集杆其靠近所述输送轮一端具有勾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活动导轨闭合状态下其自由端高于其转动连接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次品框远离所述输送台一侧顶部设有转动轴,所述活动导轨一端与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次品框、正品框内两侧壁与底面之间均设有倾斜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收集架底部设有多个加强柱。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对探伤检测后的钢管进行自动化下料,同时还能分类收集正、次品钢管,且整个过程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探伤下料机构的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钢管探伤下料机构的一种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中定位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01-输送台;102-收集架;103-输送轮;104-定位传动装置;105-标记装置;106-下料装置;201-次品框;202-正品框;203-活动导轨;204-转轴;205-收集杆;206-转动轴;207-倾斜柱;208-加强柱;301-定位框;302-传动轮;303-升降架;304-压轮;305-螺旋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输送台101、相邻设于所述输送台101一侧的收集架102。所述输送台101上设有多个输送轮103,靠近探伤装置一端设有定位传动装置104,所述定位传动装置104与所述输送轮103之间设有标记装置105,靠近所述收集架一侧设有下料装置10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吉县鹏大钢管有限公司,未经安吉县鹏大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485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