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交叉配血检测试剂条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84497.8 | 申请日: | 2015-11-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91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包善飞;丁显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创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80 | 分类号: | G01N33/8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84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交叉 检测 试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交叉配血检测 试剂条。
背景技术
交叉配血试验是指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供血者血清加 受血者红细胞悬液,同时进行凝集试验。其目的是验证供者与受者ABO 血型鉴定是否正确,防范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此外,也可检出ABO 血型系统的不规则凝集素以及发现ABO系统以外的其他血型抗体。
在医学上,常常会采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对其血型进行判定检测, 但是对于这些操作,需要的设备仪器较大,操作较为复杂,特别是在 一些移动救助或者野外救助的时候,这些装置设备携带检测均不方便, 严重影响了检测的治疗流程,且整个装置结构较大,不便于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交叉配血检测 试剂条,能够快速实现交叉配血检测功能,方便操作者进行操作,携 带方便。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新型交叉配血检测试剂条,包括板本体,所述的板本体上表面 上设置有多个镂空结构,镂空结构上放置可拿取的试剂管,所述的试 剂管结构的管口大于板本体的镂空结构通口,板本体整体通过两个面 板通过合页铰链组合而成,在板本体前表面的镂空结构下方还设有一 组精密对比检测标准试剂图片。
优选地,所述的镂空结构设置有6个。
优选地,所述的板本体材料选择全透明材料组成。
优选地,所述的试剂管的管口还设有管盖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交叉配血检测试剂条,通过安装的合 页铰链,将整个装置的试剂条结构分割为两半,可有效实现折叠功能, 方便携带,且设置的镂空结构上的可拿取试剂管,方便操作者随时将 试剂管取出进行更换操作,且还能重复使用整个装置仪器,节约实验 操作成本,简单方便,在装置上还设有的精密对比检测标准试剂图片, 实现了操作者进行根据实现的结果方便有效的对比。整个装置设计合 理,使用操作方便,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 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板本体;2、镂空结构;3;试剂管;4、合页;5、精密 对比检测标准试剂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 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 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 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新型交叉配血检测试剂条, 包括板本体,板本体1上表面上设置有多个镂空2结构,镂空2结构 上放置可拿取的试剂管3,试剂管3结构的管口大于板本体1的镂空2 结构通口,板本体1整体通过两个面板通过合页4铰链组合而成,在 板本体1前表面的镂空2结构下方还设有一组精密对比检测标准试剂 图片5。
镂空2结构设置有6个,便于进行多组实验的同时进行对比,避 免单次实验造成的误差;板本体1材料选择全透明材料组成,方便操 作者观看对比;试剂管3的管口还设有管盖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 对试管的管口进行开合,避免外界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 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 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 精神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创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创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44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