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墙柱转角定型化加腋加固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4102.4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3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樊琼文;商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7/00 | 分类号: | E04G17/00;E04G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转角 定型 化加腋 加固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柱转角施工工具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 新型墙柱转角定型化加腋加固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进行剪力墙和框架柱的墙柱转角施工时需要对墙柱转 角定位、支撑、加固。但是,现有的加固工具定位、支撑、加固的 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并未对墙柱转角腋部进行加固或加腋效果不佳, 从而造成施工质量较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墙柱转角定型化加腋加固工具,旨 在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墙柱转角定型化加腋加固工具,用于加固剪力墙和框 架柱的转角,包括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所述第一加固板与所 述剪力墙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板与所述框架柱连接,所述第一加固 板和所述第二加固板的外侧分别设置有木方,所述剪力墙和所述框 架柱的背侧也分别设置有木方,所述木方的外侧分别设置有钢管, 所述剪力墙的内外两侧的钢管分别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并将内外两侧 的木方和所述第一加固板固定,所述框架柱的内外两侧的钢管分别 通过对拉螺栓连接并将内外两侧的木方和所述第二加固板固定,所 述第一加固板的木方与所述第二加固板的木方通过支撑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木方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铝合金固定部, 所述铝合金固定部上设置有若干铝合金管。
通过设置铝合金固定部,能够在其上固定若干铝合金管,从而 进一步起到加固墙柱转角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铝合金管为倾斜设置。倾斜设置的铝合金管能 够承受较大的力,在墙柱转角施工中,能够使墙柱转角结构更加稳 固。
进一步地,所述木方的中部以及所述铝合金固定部分别设置有 铝合金固定件预留洞。
设置铝合金固定件预留洞,方便安装铝合金固定件,能够对墙 柱转角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固板的上下两端均通过L形的角铝固定 件分别与所述剪力墙以及位于所述木方上端的铝合金固定部连接, 所述第二加固板的上下两端均通过L形的角铝固定件分别与所述框 架柱和位于所述木方下端的铝合金固定部连接。
L形的角铝固定件能够将第一加固板分别与剪力墙以及铝合金 固定部固定住,将第二加固板分别与框架柱和铝合金固定部固定住, 从而使整体结构更加牢靠,墙柱转角定型加固效果更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固板的木方、所述第二加固板的木方以 及所述支撑板形成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为多个,分别设置于所 述剪力墙和所述框架柱的转角腋部、中部以及底部。
通过在墙柱转角加腋,能够更好地起到加固的作用。并且使整 个墙柱转角的腋部、中部以及底部均得到加固,从而使整体结构更 加牢靠。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固板的木方靠近所述第二加固板的一侧 与所述第二加固板的木方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板的木方远离所述第 二加固板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加固板的木方远离所述第一加固板的一 侧分别与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板的木方、所述第 二加固板的木方以及所述支撑板形成三角形。
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以及支撑板形成的三角形支撑结构, 三角形结构稳固,能够对墙柱转角起到更好地加固作用,使得墙柱 转角施工更加牢靠。
进一步地,所述钢管为多组,分别设置于所述剪力墙的内外两 侧以及所述框架柱的内外两侧,每组钢管为两根且为上下并排设置。
通过设置多组钢管,能够对木方、第一加固板以及第二加固板 形成多点固定,使加固效果更好,并且每组钢管为并排设置的两根, 进一步提高了加固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加固板和所述第二加固板均为5mm厚的 铝合金板。
采用5mm厚的铝合金板,使第一加固板和第二加固板承载能 力更强,能够提高加固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墙的内外两侧和所述框架柱的内外两侧分 别设置有木模板,所述木模板也设置有木方,所述木方的外侧分别 设置有钢管,所述钢管通过对拉螺栓固定。
剪力墙以及框架柱的内外两侧均设置有木模板,用以进行剪力 墙和框架柱的浇筑,整体木模板上分布有均匀间隔设置的木方,并 且木方外侧设置有钢管,通过对拉螺栓将钢管以及木方固定,从而 使整体结构更加牢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410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混凝土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用的大梁底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