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采联作抽油泵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3656.2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马瑞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海力元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北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采联作 抽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抽油泵,具体涉及一种射采联作抽油泵。
背景技术
在常规工艺中,油管输送射孔和抽油生产是分别进行的,即先对油层进行射孔,而后再进行生产。若地层压力比较高,射孔后能自喷生产,则采用射孔管柱自喷完井,若有溢流但不能自喷,则用压井液循环压井后起出射孔管柱,再下入抽油管柱进行抽油生产。这种常规射孔不仅施工工序复杂,作业费用高,会对地层造成一系列的伤害,如:水敏粘土膨胀、堵塞油层的过流通道、水锁等,使油井的产量受到了很大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射采联作抽油泵,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了作业成本,缩短了作业周期,而且避免了因压井造成的底层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射采联作抽油泵,包括抽油泵外管、投捞外筒、卡子总成、轨迹接头、筛管、游动阀和上接头,抽油泵外管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接头和轨迹接头,抽油泵外管内设置有投捞外筒,投捞外筒下方设置有卡子总成,卡子总成下方设置有游动阀,轨迹接头下方设置有筛管。
所述的投捞外筒的截面形状为桨叶形状。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了作业成本,缩短了作业周期,而且避免了因压井造成的底层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投捞外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3,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射采联作抽油泵,包括抽油泵外管1、投捞外筒2、卡子总成3、轨迹接头4、筛管5、游动阀6和上接头7,抽油泵外管1上下端分别连接有上接头7和轨迹接头4,抽油泵外管1内设置有投捞外筒2,投捞外筒2下方设置有卡子总成3,卡子总成3下方设置有游动阀6,轨迹接头4下方设置有筛管5。
所述的投捞外筒2的截面形状为桨叶形状。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射采联作抽油泵是采用射采联作工艺,射采联作工艺是采用一趟管柱完成射孔和抽油生产。这样不仅节省施工成本,缩短施工时间,更主要的是射孔后不用压井,直接上提管柱至设计下泵深度,投入固定阀芯,下入抽油杆进行抽油生产,从而避免了因压井对地层造成的污染,保护了地层。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降低了作业成本,缩短了作业周期,而且避免了因压井造成的底层污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海力元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海力元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3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砾石充填滑套验证与关闭管柱
- 下一篇:一种注水管柱底部沉砂单流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