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婴幼儿防护门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3405.4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70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卢俊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卢俊东 |
主分类号: | E05C17/54 | 分类号: | E05C17/54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高端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46 | 代理人: | 黄鑫 |
地址: | 537600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婴幼儿 防护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挡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婴幼儿防护门挡。
背景技术
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普遍,随处可见,当门由打开转向关闭状态的过程中,门与门框之间形成一定的缝隙,人的手指特别是婴幼儿的手指伸入到该缝隙中,很容易被夹伤,造成、淤青、脱皮、骨折等严重的后果,这种伤害容易发生在婴幼儿身上。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婴幼儿防护门挡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婴幼儿防护门挡,包括:中座、帽形上盖、固定底座和旋转底座,所述帽形上盖、固定底座、旋转底座卡合连接于中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防护门挡进一步包括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一端与中座卡合连接、另一端与帽形上盖卡合连接。
优选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防护门挡进一步包括固定卡件,所述中座底部设置有两个间隔的定位孔,且中座内部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固定底座设置有插入到定位孔内的凸柱,且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卡合第一卡合结构的第二卡合结构,旋转底座上底面上设置有第三卡合结构,所述中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卡合结构穿过所述通孔卡合连接固定卡件。其中,旋转底座呈脚形。
优选所述旋转底座底部设置有用于粘结到门上的不干胶层。
优选所述帽形上盖采用TPE软胶材料,所述中座、固定底座、旋转底座、固定圈、固定卡件采用ABS硬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婴幼儿防护门挡,各个部分通过采用卡合方式连接成一体,无需使用螺丝钉进行固定连接,便于拆装,且可省去螺丝钉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婴幼儿防护门挡第一优选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婴幼儿防护门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示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婴幼儿防护门挡包括中座1、帽形上盖2、固定底座3和旋转底座4,帽形上盖2、固定底座3、旋转底座4卡合连接于中座1上。由于本实施例的婴幼儿防护门挡整体结构是由各部分卡合连接构成的,便于拆装,方便存储,且无需使用螺丝钉进行连接,可以降低成本。
请参看图2,本实施例的婴幼儿防护门挡包括固定圈5,固定圈5一端与中座1卡合连接、另一端与帽形上盖2卡合连接。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卡合连接中座1和帽形上盖2。
本实施例的婴幼儿防护门挡,优选进一步包括固定卡件6,中座1底部设置有两个间隔的定位孔,且中座1内部设置有第一卡合结构,固定底座3设置有插入到定位孔内的凸柱31,且固定底座3上设置有用于卡合第一卡合结构的第二卡合结构32,旋转底座4上底面上设置有第三卡合结构41,中座1上设置有通孔11,第三卡合结构41穿过通孔11卡合连接固定卡件6。
本实施例中,旋转底座4呈脚形,当然其他形状的旋转底座4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旋转底座4底部优选设置有用于粘结到门上的不干胶层,便于用户将门挡粘贴到合适的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中,帽形上盖2优选采用TPE软胶材料,中座1、固定底座3、旋转底座4、固定圈5、固定卡件6优选采用ABS硬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婴幼儿防护门挡各个部分通过采用卡合方式连接成一体,无需使用螺丝钉进行固定连接,便于拆装,且可省去螺丝钉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卢俊东,未经卢俊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34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防门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自动锁闭内胆的投币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