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燃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1988.7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5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鼎丰设备备件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7 | 分类号: | F16L9/147;F16L5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张凯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燃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复合管。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含有易燃物品的场所,对管道的阻燃性有着严格的要 求,否则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管道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为了确保安 全,阻燃复合管被广泛的应用在这些特殊的地方。为了不影响复合管 的性能,可在原复合管外层加上一层阻燃层,既能保证原复合管的各 种性能,亦可起到阻燃作用。但是目前的阻燃复合管,其强度较低, 复合管在高温环境和受到机械冲击的情况下容易变形,复合管变形会 影响其寿命,甚至会产生破裂,从而会发生事故,若是经常更换复合 管无疑又提高了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强 度高散热性能好的阻燃复合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阻燃复合 管,包括橡胶内层、钢丝网层和硅酸铝层,所述钢丝网层设于所述橡 胶内层的外层表面上,所述硅酸铝层设于所述钢丝网层的外层表面 上,且所述硅酸铝层外层表面设有多个凸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橡胶内层上沿着所述阻燃复合管 轴向方向设有多个导气孔。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凸起为6个,其沿着所述硅酸铝 层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气孔为6个,其沿着所述橡胶 内层圆周方向均匀分布。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橡胶内层为硅橡胶或者氟橡胶。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凸起为长条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阻燃复合管,其在阻燃层硅酸铝层外表面 上设有多个凸起,与钢丝网层一起极大的提高了复合管的强度,使得 复合管抗弯曲和抗冲击能力变强,从而延长了复合管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中的阻燃复合管,其在橡胶内层上设有导气孔, 从而使得复合管的散热能力变强,降低了由于高温给复合管带来的变 形影响,同时也节省了橡胶内层的材料,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阻燃复合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橡胶内层,11-导气孔,2-钢丝网层,3-硅酸铝层,31- 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燃复合管,包括橡胶内层 1、钢丝网层2和硅酸铝层3。其中钢丝网层2设于橡胶内层1的外 层表面上,硅酸铝层3设于钢丝网层2的外层表面上。
橡胶内层1沿着其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6个导气孔11,导气 孔11均沿着阻燃复合管的轴向方向,通过设置导气孔11,可以很好 的改善复合管的散热情况,减少由于高温给复合管带来的变形影响, 同时橡胶内层1可以选择耐高温能力较强的硅橡胶或者氟橡胶。
钢丝网层2可以减少管内的压力对复合管带来的影响,管内受压 时,钢丝网层2可以减少此时复合管的变形。
硅酸铝是很好的阻燃材料,通过在复合管的最外层设置硅酸铝层 3可以起到很好的阻燃效果,同时硅酸铝层3的外表面沿着其圆周方 向还均匀设有6个长条状的凸起31。凸起31可以很好的缓解外部压 力给复合管带来的影响,其和钢丝网层2一起提高了整个复合管的强 度。此外设置凸起31也增加了散热面积,改善了复合管的受热变形 情况。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阻燃复合管,其在硅酸铝层3外表面 上设有多个凸起31,与钢丝网层2一起极大的提高了复合管的强度, 使得复合管抗弯曲和抗冲击能力变强,从而延长了复合管的使用寿 命。其在橡胶内层1上设有导气孔11,从而使得复合管的散热能力 变强,降低了由于高温给复合管带来的变形影响,同时也节省了橡胶 内层1的材料,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 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 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 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鼎丰设备备件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鼎丰设备备件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198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