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玉米苞叶切碎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81763.1 | 申请日: | 2015-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81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蔡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旭东 |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A01F29/08;A01F29/09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62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切碎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苞叶切碎装 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玉米收获机多是只配置玉米茎秆处理系统,还没有配 置玉米苞叶处理装置的玉米收获机诞生,主要原因是受玉米收获机空 间结构的限制,不易实现,再有就是玉米苞叶较轻且较软,不易被切 碎,故对切碎装置要求较高,这两种原因使得玉米收获机上配置玉米 收获机的苞叶切碎装置比较困难。由于玉米苞叶无法粉碎还田,致使 玉米收获机作业后在田间力留有一溜一溜的玉米苞叶,这些玉米苞叶 不但不能作为肥料还田,还给农民整地耕地带来不便,需要先人工将 这些玉米清理后才能进行农田的修正,不仅使得玉米作物的还田率 低,也给农民增加了工作量,降低了农民的耕作效率。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玉米苞叶 切碎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苞叶切碎装置,所述玉米苞叶切碎装置包括底板、位于 所述底板上方的框体、位于所述框体左侧的压碎装置、位于所述框体 上方的压碎装置、位于所述框体下方的气缸装置、粉碎装置、位于所 述粉碎装置右侧的电机装置、位于所述电机装置上方的支架装置及位 于所述框体左侧的碾碎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 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斜杆及位于右侧的第二支架,所述框体内设有第一 粉碎齿,所述压碎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板、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板上方的 第一气缸、位于所述第一气缸左侧的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气缸 右侧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方的第一竖杆、位于所述第一 竖杆上方的第一横杆、位于所述第一横杆左侧的第二竖杆、位于所述 第二竖杆下方的第一横板、位于所述第一横板下方的切碎杆及位于所 述第一横杆上的配重块,所述气缸装置包括第二气缸、位于所述第二 气缸上方的第一推动杆、位于所述第一推动杆上方的第一连接块、位 于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的第一转轴、位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方的转盘及设 置于所述转盘上表面的第二粉碎齿,所述粉碎装置包括斜板、位于所 述斜板下方的弯曲板、位于所述弯曲板左侧的粉碎轮、设置于所述粉 碎齿上的第三粉碎齿、位于下方的收料箱、位于所述收料箱右侧的第 一顶靠杆及位于所述第一顶靠杆右侧的第四支架,所述电机装置包括 电机、位于所述电机左侧的第二转轴、位于所述电机下方的第一固定 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的 第一齿轮、位于所述第一齿轮左侧的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二固定 架上的第二齿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上的第三转轴、位于所述第三转 轴上方的第三齿轮及位于所述第三齿轮上的固定轴,所述支架装置包 括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左侧的第四固定架、位于所述第 三固定架上方的第五固定架及位于所述第五固定架左侧的第六固定 架,所述碾碎装置包括竖板、位于所述竖板右侧的第二横杆、位于所 述第二横杆下方的第三气缸、位于所述第三气缸下方的第二推动杆、 位于所述第二推动杆下方的移动块及位于所述移动块下方的碾压块。
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所述第一斜杆呈倾斜状, 所述第一斜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 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 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状。
所述第一粉碎齿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所述第一粉碎齿与所述框体 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粉碎齿设有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所述框 体的内表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旭东,未经蔡旭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17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产尾矿微粉的成套装备
- 下一篇:一种过热蒸汽气流粉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