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钵苗水稻插秧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80506.6 | 申请日: | 2015-1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2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裴振军;于建群;孔令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裴振军;于建群;孔令有 |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315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插秧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尤其是能快速栽插钵体苗的钵苗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钵体苗移栽方式不缓苗、分蘖早、增产,是比较理想的水稻栽插作业方式。但是,迄今为止一直没有理想的作业机具,国内研究的几种水稻钵苗移栽机具作业速度慢,栽插频率都不超过200次/分。日本有一种成排顶出式钵苗移栽机,作业速度较高,但是结构复杂、所用钵盘造价昂贵。其致命缺点是:当钵苗盘根不好或下种量少时,顶出不理想,决定其对需要单株栽插的超级杂交稻无效。如何研制出能快速栽插超级杂交稻的插秧机已成为当前农机行业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钵苗水稻插秧机来实现钵体苗水稻的快速栽插作业。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将整个插秧过程分为拔秧与栽插两个动作,通过分段作业方式来快速栽插钵体水稻秧苗。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钵苗水稻插秧机包括动力行走底盘与栽插台。其中,动力行走底盘与传统的插秧机通用,包括四驱底盘、三驱乘坐底盘、独轮乘坐底盘及二轮步行手扶式底盘。栽插台包括秧箱、拔秧机构与栽插机构三部分;秧箱采用钵盘专用的链条与钢丝组成的栅网式秧箱。其特征在与:所述拔秧机构与栽插机构之间装有放秧台,三者依次串联在传动箱上;所述拔秧机构由行星轮式拔秧回转箱上对称安装二个回转式取秧臂构成;所述栽插机构由行星轮式栽插回转箱上对称安装二个摆臂构成,摆臂固装在行星轮轴上,摆臂的下部有一凸耳,端部可叉形开口,所述摆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弧形的;二个行星轮式回转箱的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取秧臂对称安装在行星轮式拔秧回转箱上,由取秧臂座、左夹体、右夹体、左转臂、右转臂、左转臂轴、右转臂轴、凸轮轴、圆柱凸轮及弹簧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取秧臂座固装在行星轮空心轴上,行星轮空心轴内置凸轮轴,凸轮轴固装在拔秧回转箱上或用外部互锁装置固定,凸轮轴另一端固装圆柱凸轮,圆柱凸轮两端面分别压有左右转臂,左转臂固装在左转臂轴上,右转臂固装在右转臂轴上,左右两转臂轴套装在取秧臂座上,左右两转臂轴的端部各自固装左右夹体;左右两转臂之间装有弹簧;所述圆柱凸轮为一整体,居中布置,位于左右两转臂内侧;所述左右夹体可以是刚性构件,也可以是弹性构件。
所述取秧臂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取秧臂对称安装在行星轮式拔秧回转箱上,由取秧臂座、左夹体、右夹体、左转臂、右转臂、左转臂轴、右转臂轴、凸轮轴、左圆柱凸轮、右圆柱凸轮及弹簧等构成;其特征在于:取秧臂座固装在行星轮空心轴上,行星轮空心轴内置凸轮轴,凸轮轴固装在回转箱上或采用外部互锁装置固定,凸轮轴另一端固装一对左右对称的左圆柱凸轮与右圆柱凸轮,左圆柱凸轮压紧在左转臂的外侧、右圆柱凸轮压紧在右转臂的外侧。左转臂固装在左转臂轴上,右转臂固装在右转臂轴上,左转臂轴与右转臂轴都套装在取秧臂座上,左转臂轴的端部固装左夹体、右转臂轴的端部固装右夹体,左转臂与右转臂之间装有弹簧;所述左右夹体可以是刚性构件,也可以是弹性构件。
所述栽插机构的另一种技术方案是:由行星轮式栽插回转箱上对称安装二个通用的高速插秧机的栽插臂构成,所述栽插臂固装在行星轮空心轴上,行星轮空心轴内置凸轮轴,凸轮轴固装在栽插回转箱壳体上或采用外部互锁装置固定,凸轮轴另一端固装凸轮,凸轮的外圆周上压有拨叉,拨叉套装在拨叉轴上,拨叉前端插在推秧杆尾端,推秧杆上部平行装有秧针,秧针与拨叉轴固装在栽插臂壳体上,推秧杆套装在栽插臂壳体上,栽插臂壳体上罩有上盖,上盖与拨叉之间装有弹簧。
所述放秧台由左右两侧板夹着弧形导向板安装在固定架上组成,其中弧形导向板固装在固定架上,左右两侧板分别套装在与弧形导向板固装的导向轴上并通过弹簧压紧;左右两侧板的上部呈马鞍形,并对称地装有弹性压条;放秧台的截面为倒八字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分段作业方式将复杂的水稻钵苗移栽分为取秧与栽插两个简单动作,由两套机构来顺序完成;结构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钵苗水稻插秧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拔秧机构与栽插机构俯视图;
图3是拔秧机构与栽插机构另一种结构俯视图;
图4是栽插机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裴振军;于建群;孔令有,未经裴振军;于建群;孔令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05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移苗栽植器
- 下一篇:背拉式便携水稻插秧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