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9648.0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2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熊智;王华;雷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24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与对接连接器插接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一种电源连接器用于和对接连接器插接以给电子产品充电,该电源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侦测端子及一对电源端子。侦测端子设有接触部与对接连接器接触以侦测二者是否正常插接。一对电源端子分别设有接触端及焊接部。接触端与对接连接器接触以传递电流,焊接部与线缆焊接。现有的电源连接器的侦测端子的接触部的末端外露导致与对接连接器插接时,侦测端子会抵挡对接连接器的插入,使插接不顺畅;另外,一对电源端子分别与线缆焊接,工序复杂。
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电连接器,以克服先前技术存在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与对接连接器插接顺畅的电连接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用于和对接连接器插接,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收容在绝缘本体内的侦测端子、上电源端子与下电源端子及包覆在绝缘本体外围的壳体,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相对的对接端与后端、自对接端向绝缘本体内部凹陷的凹陷部,凹陷部用于收容对接电连接器,上电源端子位于凹陷部的一侧,下电源端子与侦测端子位于凹陷部相对的另一侧,上电源端子与下电源端子分别位于侦测端子的两侧,侦测端子设有暴露于绝缘本体的凹陷部的接触部及自接触部延伸的扣持部,所述扣持部定位于绝缘本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贯穿对接端与后端的第一收容孔、第二收容孔与第三收容孔,第一收容孔、第二收容孔与第三收容孔分别与凹陷部连通,上电源端子收容在第一收容孔内,侦测端子收容在第二收容孔内,下电源端子收容在第三收容孔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侦测端子包括固定部、自固定部的一端弯折延伸的让位部及自让位部弯折延伸的焊接部,扣持部与让位部位于固定部的相对两侧,所述接触部自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固定部设有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的倒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绝缘本体包括自后端向绝缘本体内部凹陷的收容部,收容部与第一收容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上电源端子呈Z型,包括基部、自基部的一侧向前延伸的上接触部、自基部的另一侧向后延伸的上焊接脚,基部收容在绝缘本体的收容部内,上接触部收容在绝缘本体的第一收容孔内并暴露于凹陷部内,基部设有与绝缘本体干涉配合的倒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下电源端子包括主体部、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下接触部、自主体部向后延伸的下焊接脚,下接触部暴露于凹陷部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界定,所述上电源端子的上焊接脚与下电源端子的下焊接脚叠加抵靠在一起。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侦测端子设有自接触部弯折延伸的扣持部,接触部暴露于绝缘本体的凹陷部内时,扣持部收容在绝缘本体的内部,保证与对接连接器插接时,侦测端子不会翘起使插接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绝缘本体的后视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后视图。
图5是图4所示的电连接器沿线A-A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与对接连接器插接以给电子产品充电,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在绝缘本体1内的侦测端子2、上电源端子3与下电源端子4及包覆在绝缘本体1外围的壳体5。
绝缘本体1设有相对的对接端10与后端11、贯穿对接端10与后端11的第一收容孔101、第二收容孔102与第三收容孔103、自对接端10向绝缘本体1内部凹陷的凹陷部104、自后端11向绝缘本体1内部凹陷的收容部110。凹陷部104用于收容对接电连接器。第一收容孔101、第二收容孔102与第三收容孔103分别与凹陷部102连通,其中第一收容孔101位于凹陷部102的上方,第二收容孔102与第三收容孔103位于凹陷部102的下方,第一收容孔101与第三收容孔103位于第二收容孔102的左右两侧。收容部110与第一收容孔101连通。上电源端子3收容在第一收容孔101内,侦测端子2收容在第二收容孔102内,下电源端子4收容在第三收容孔10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德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9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