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饭锅温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8307.1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7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林英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英明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饭锅 温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饭锅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饭锅温控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电饭锅在使用时的电压、加热时间通常都是预定的程序,米饭在蒸熟后进行保温,进入保温状态后水分还会继续蒸发,容易造成米饭糊锅。一些食物在超过一定的温度后,营养也会大量流失,传统的电饭锅在使用时不超过100℃的某一温度、时间、火候及温度均需要人为控制,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能够根据需要控制电饭锅的工作时间和加热温度的电饭锅温控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饭锅温控系统,包括温度控制集成模块、温度传感器、信号采集模块、计时模块和加热单元,所述温度控制集成模块与温度传感器、加热单元、信号采集模块和计时模块连接,所述温度控制集成模块连接有温控显示器和温控按键,所述计时模块连接有计时显示器和计时设定按键,所述计时模块通过继电器与加热单元连接,所述温度控制集成模块通过温控开关与加热单元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通过变压模块与加热单元连接,变压模块与温控开关连接,所述继电器外接电源,继电器连接有继电器控制按键。
进一步,所述温度控制集成模块采用SN8F27E65FG温度控制集成电路。
进一步,所述变压模块采用整流二极管和可控硅电路与加热单元连接实现低压加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饭锅温控系统能够控制电饭锅实现定时、温控和恒温加热的功能,还可用于发酵食品使用,能在锅内温度达到100℃时自动精确控制后续加热时间和从0-100%加热功率,根据需要对有些不能加热到100℃的物品在0-100℃内任何温度时间均可预定,无需人为用温度计来检测,避免电饭锅内温度过高而造成食物营养流失,后续蒸煮时间到后会自动转到预先设定的温度,而这个恒温与普通电饭锅的间断加热不同,采用低功率恒温,很少有水份的蒸发,不会糊锅底,可以恒温几小时到几天,而且控温精确,根据个人不同口味和喜好做出个性话的美味食品,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温度控制集成模块,2温度传感器,3温控按键,4温控显示器,5信号采集模块,6变压模块,7温控开关,8计时模块,9计时设定按键,10计时显示器,11继电器,12电源,13继电器控制按键,14加热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用新型一种电饭锅温控系统,包括温度控制集成模块1、温度传感器2、信号采集模块5、计时模块8和加热单元14,所述温度控制集成模块1与温度传感器2、加热单元14、信号采集模块5和计时模块8连接,所述温度控制集成模块1连接有温控显示器4和温控按键3,所述计时模块8连接有计时显示器10和计时设定按键9,所述计时模块8通过继电器11与加热单元14连接,所述温度控制集成模块1通过温控开关7与加热单元14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5通过变压模块6与加热单元14连接,变压模块6与温控开关7连接,所述继电器11外接电源12,继电器11连接有继电器控制按键13。
进一步,所述温度控制集成模块1采用SN8F27E65FG温度控制集成电路。
进一步,所述变压模块6采用整流二极管和可控硅电路与加热单元14连接实现低压加热。
该实用新型一种电饭锅温控系统,使用时将温度传感器2安装至电饭锅内,温度传感器2检测锅内的温度通过温度控制集成模块1控制温控开关7及加热单元14进行工作,当达到设定的加热温度,信号采集模块5启动计时模块8,计时模块8可预设时间,根据个人需求预设达到温度后启动恒温加热或断开电源12,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通过变压模块6控制加热单元14进行高电压或低电压加热。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英明,未经林英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83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