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饲料混合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7425.0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孙运华;田卫东;唐世方;殷献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田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N17/00 | 分类号: | A23N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鼎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2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35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 混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饲料混合送料装置,属于畜牧养殖装置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为了降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畜牧养殖成本,通常采用饲料喂养;但是单一饲料喂养难以保障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营养供给,因此需要向粗饲料或精饲料中投放一定量的饲料添加剂,然后通过饲料混合装置混合均匀,其中饲料混合装置对于牧畜的保障营养均衡具有重要意义,且饲料充分混合均匀还能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采食量并有效地避免牧畜挑食,从而增加牧畜体内益生菌的繁殖和生长,促进营养的充分吸收,提高饲料效率均衡。现有技术中的饲料混合装置主要包括卧式搅拌筒和和设置于卧式搅拌筒内的搅拌主轴,搅拌主轴上沿径向设置有若干搅拌支杆或者设置有螺旋搅拌叶片;设置有搅拌支杆结构的饲料混合装置由于搅拌接触面积有限,混合效果不理想;而设置有螺旋搅拌叶片结构的饲料混合装置由于螺旋搅拌叶片具有单向推送作用,使饲料混合路程、时间有限,虽然搅拌接触面积较大,但是混合效果仍旧不理想,且容易发生结块。此外,现有技术中饲料混合时需要将物料搬运至卧式搅拌筒顶部,然后从投料口投入到卧式搅拌筒内,搅拌完毕后还要人工将卧式搅拌筒内残留的饲料拨出卧式搅拌筒,上述作业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饲料混合送料装置,能够降低饲料混合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饲料混合送料装置,包括卧式搅拌筒和设置于所述卧式搅拌筒内的搅拌主轴,所述搅拌主轴沿径向设置有若干搅拌支杆;还包括螺旋带状结构且同轴设置的左搅拌叶片和右搅拌叶片,所述左搅拌叶片和所述右搅拌叶片均与所述搅拌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卧式搅拌筒的顶部设置有投料口,所述卧式搅拌筒的底部设置有卸料口,所述投料口和地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带式输送机,所述卸料口处设置有第二带式输送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左搅拌叶片和所述右搅拌叶片均包括宽半径端和窄半径端,所述左搅拌叶片和所述右搅拌叶片的螺旋半径均由宽半径端向窄半径端逐渐减小,所述左搅拌叶片的宽半径端和所述右搅拌叶片的宽半径端相向设置,所述左搅拌叶片的窄半径端和所述右搅拌叶片的窄半径端分表朝向所述卧式搅拌筒的轴向两端,所述左搅拌叶片和所述右搅拌叶片为面对称结构且所述左搅拌叶片和所述右搅拌叶片的对称面垂直于所述搅拌主轴的轴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投料口位于所述左搅拌叶片和所述右搅拌叶片的宽半径端上方,所述卸料口位于所述左搅拌叶片和所述右搅拌叶片的宽半径端下方。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饲料混合送料装置,可以直接将带混合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倾倒在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上,通过所述第一带式输送机输送至所述卧式搅拌筒中;当混合完成后所述左搅拌叶片和所述右搅拌叶片可以将位于所述卧式搅拌筒轴向两端中的饲料推送至位于所述卧式搅拌筒中部的所述卸料口处,从而无需人工清理作业;能够降低饲料混合过程中的劳动强度并提高工作效率,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饲料混合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左搅拌叶片未予示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田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田丰牧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74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