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用急流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6890.2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庄军国;赵麒;李正强;刘金荣;王嘉贵;李晶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0 | 分类号: | E02B5/00;E03F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李宏伟 |
地址: | 650000***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利 急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利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水利用急流槽。
背景技术
急流槽指的是在陡坡或深沟地段设置的坡度较陡、水流不离开槽底的沟槽。急流槽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流速,急流槽常被建在坡路两边,用来排水以及达到减缓水流速度的目的,对公路路基起到很大的保护作用。这样的区域,在很多地方,通常也是泥石流经常光顾的区域,如果遇到泥石流,急流槽就有可能被泥石流掩埋,从而失去排水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水利用急流槽,该急流槽可以在遇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依然起到排水导流的作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利用急流槽,包括一由钢筋混凝土一次铸造成型的U型槽体,该U型槽体由互相呈一体式连接的左挡边、右挡边以及底面组成,所述左挡边、右挡边以及底面之间均为斜面过渡连接,所述底面中间和该U型槽体一体式连接有一隔离挡块,所述左挡边、右挡边上端分别通过弹簧铰链连接有呈梯形状的左转动挡块和右转动挡块,且所述左转动挡块和右转动挡块的长度均大于隔离挡块和左挡边、隔离挡块和右挡边之间的距离。
优选的,所述左转动挡块和右转动挡块的长度等于隔离挡块和左挡边、隔离挡块和右挡边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槽体上设置弹性封闭阻挡装置,从而在遇到泥石流时,可自动封闭U型槽体上方,防止了泥石流对U型槽体内部形成堵塞;通过设置隔离装置,起到了延缓水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所示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其中:1、左挡边;2、右挡边;3、底面;4、隔离挡块;5、弹簧铰链;6、左转动挡块;7、右转动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由图1可知,一种水利用急流槽,包括一由钢筋混凝土一次铸造成型的U型槽体,该U型槽体由互相呈一体式连接的左挡边1、右挡边2以及底面3组成,左挡边1、右挡边2以及底面3之间均为斜面过渡连接,在底面3的中间和该U型槽体一体式连接有一隔离挡块4,该隔离挡块4等于是将原本的一股水流变成了两股,从而延缓了水流的行进速度。
在左挡边1、右挡边2上端分别通过弹簧铰链5连接有呈梯形状的左转动挡块6和右转动挡块7,且左转动挡块6和右转动挡块7的长度均大于隔离挡块4和左挡边1、隔离挡块4和右挡边2之间的距离,或者是,左转动挡块6和右转动挡块7的长度等于隔离挡块4和左挡边1、隔离挡块4和右挡边2之间的距离,无论属于上述的哪种情况,当泥石流碰到U型槽体时,泥石流会将左转动挡块6和右转动挡块7封闭住U型槽体的上端,使得泥石流不能进入U型槽体的同时,不影响水流的行进,而将泥石流清除后,弹簧铰链5会自动将左转动挡块6和右转动挡块7打开。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槽体上设置弹性封闭阻挡装置,从而在遇到泥石流时,可自动封闭U型槽体上方,防止了泥石流对U型槽体内部形成堵塞;通过设置隔离装置,起到了延缓水流的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建工水利水电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68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