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控制阀、呼吸控制套件及呼吸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6824.5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5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胡冬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圣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6/20 | 分类号: | A61M16/20;A61M16/06;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控制 套件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呼吸控制阀、呼吸控制套 件及呼吸机。
背景技术
呼吸机是一种可以代替或改善人的呼吸,增加肺通气量,改善呼吸功能 的装置,一般用于对肺部功能衰竭或气道阻塞不能正常呼吸的病人实施被动 呼吸。
呼吸控制阀是呼吸机中的重要部件,现有的呼吸控制阀中一般设置有压 力腔、进气腔、排气腔和一个具有弹性的膜片,进气腔与排气腔之间设置有 可被膜片堵住的通路,进气腔通过气管与呼吸机及病人佩戴的呼吸面罩相连 通,压力腔也通过气管与呼吸机相连通。当需要供病人被动吸气时,呼吸机 输出气体,膜片在压力腔提供的气压下将进气腔与排气腔之间的通路堵住, 呼吸机将气体通过气管以及进气腔输送至病人的呼吸面罩处;而当病人呼气 时,呼吸机停止输出气体,膜片在病人呼出的气体提供的气压下将进气腔与 排气腔之间的通路打开,病人呼出的气体会通过进气腔与排气腔之间的通路 进入排气腔,从而被排到外界大气中。
但是,现有的呼吸控制阀中,进气腔和排气腔均为柱状的管体,管径较 小的进气腔完全被管径较大的排气腔包裹在其中,并在进气腔的顶部设置膜 片,当膜片与进气腔的顶部贴合时,可以将进气腔与排气腔之间的通路堵住, 当膜片与进气腔的顶部分离时,可以将进气腔与排气腔之间的通路打开,将 病人呼出的气体通过排气腔底部的开口排到外界大气中。而这种进气腔完全 被排气腔包裹并在进气腔与排气腔之间设置中空的通路的结构比较复杂,导 致这种呼吸控制阀的加工成型难度较高,会造成较高的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呼吸控制阀、呼吸控制套件及呼吸机,以简 化呼吸控制阀的结构,降低加工成型的难度,降低制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控制阀,包括:
阀体、阀盖和膜片;
所述阀体中设置有内腔、第一开口、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内腔与所述 进气口相连通,所述内腔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 开口之间设置有气流间隙,所述气流间隙与所述出气口相连通;
所述阀盖设置在所述阀体的第一开口处,且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配合压 紧所述膜片的边沿,使所述膜片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活动;
当所述膜片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膜片将所述第二开口封闭,所述 膜片与所述内腔围成一个密闭腔体,所述密闭腔体与所述气流间隙不连通; 当所述膜片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膜片与所述第二开口分离,所述内腔 与所述气流间隙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阀盖上设置有压力管进气接口;
所述膜片的边沿在被所述阀盖与所述阀体配合压紧时,所述膜片与所述 阀盖围成一个压力腔,所述压力腔通过所述压力管进气接口与呼吸机的压力 管相连通,所述压力管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所述压力管内的气体流量的比例阀。
优选地,所述压力管进气接口为直出型压力管进气接口或者折弯型压力 管进气接口。
优选地,所述进气口设置有内层进气接口和外层进气接口,所述内层进 气接口的口径为15mm,所述外层进气接口的口径为22mm。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用于:
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将呼出的气体排出到外界大气中;
或者,
与气体检测仪器的气体采集管路相连通,将呼出的气体向所述检测仪器 输送。
一种呼吸控制套件,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呼吸控制阀。
优选地,还包括:
第一气管、第二气管、第三气管、三通管和呼吸面罩;
所述第一气管的一端与呼吸机的输气口相连通,所述第一气管的另一端 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一通孔相连通;
所述第二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气管的 另一端与所述呼吸控制阀的进气口相连通;
所述第三气管的一端与所述三通管的第三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三气管的 另一端与所述呼吸面罩的接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三通管中设置有气孔,所述气孔通过检测管与所述呼吸机 的检测口相连通,用于供所述呼吸机检测所述三通管中的气体压力。
一种呼吸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呼吸控制阀或者任意一项所述的 呼吸控制套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圣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圣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68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列腺球囊导管
- 下一篇:一种新型静脉输液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