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流曝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6216.4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9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平义超;杨东;王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流 曝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射流曝气器。
背景技术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常采用好氧反应,即:采用生物分解或者是化学氧化等等方法,处理污水中有毒有害物物质。由于生物分解或者化学氧化处理均需要消耗大量的氧,仅仅依靠空气与污水的自然接触传递是远远无法满足好氧要求的,因此,必须通过强制曝气实现污水处理好氧工艺对氧的需求。
然而,现有的曝气器普遍具有曝气效率低、充氧量不足、容易堵塞等问题;另外,现有曝气器通常只能适应较浅水池的曝气,无法实现较深水池的良好曝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流曝气器,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流曝气器,包括:壳体(1)、进气管道(2)、进气腔室(3)、进液管道(4)和n个射流管(5);其中,n为自然数;
所述进气管道(2)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上方,所述进气管道(2)的顶端为进气口,底端为排气口,所述进气管道(2)的排气口穿过所述壳体(1)的壳壁,与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所述进气腔室(3)密封连通;
所述进液管道(4)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下方,所述进液管道(4)的顶端为密封结构、底端为进液口,所述进液管道(4)的顶端穿过所述壳体(1)的壳壁而延伸到所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进气腔室(3)的下方;
在所述壳体(1)的外围设置有n个射流管(5),并且,每个所述射流管(5)均向下倾斜设置,每个所述射流管(5)的顶端均穿过所述壳体(1)的壳壁而延伸到所述壳体(1)的内部;
另外,在每个所述射流管(5)的顶端和所述进液管道(4)的顶部之间还安装有喷嘴(6),所述喷嘴(6)的进水口与所述进液管道(4)连通,所述喷嘴(6)的喷水口与所述射流管(5)的内腔连通,由此实现将所述进液管道(4)的液体喷射到所述射流管(5);
另外,所述进气腔室(3)还连通有n个输气管(7),每个所述输气管(7)的排气端与1个所述射流管(5)的顶端连通。
优选的,n≥3;所述壳体(1)为正n边形。
优选的,每个所述射流管(5)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一个侧面。
优选的,每个所述射流管(5)与所述进液管道(4)之间的夹角为30~60度。
优选的,还包括:上法兰(8)和下法兰(9);所述上法兰(8)安装于所述进气管道(2)的进气端;所述下法兰(9)安装于所述进液管道(4)的进液端。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道(4)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气管道(2)的管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流曝气器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以及曝气效率很高的优点;另外,可以同时适应深浅水池的曝气,满足了高浓度污水处理工艺对于氧需求量大的问题,并同时解决了传统曝气器的容易堵塞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流曝气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射流曝气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结合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射流曝气器,包括:壳体1、进气管道2、进气腔室3、进液管道4和n个射流管5;其中,n为自然数;
进气管道2设置于壳体1的上方,进气管道2的顶端为进气口,底端为排气口,进气管道2的排气口穿过壳体1的壳壁,与设置于壳体1内部的进气腔室3密封连通;
进液管道4设置于壳体1的下方,进液管道4的顶端为密封结构、底端为进液口,进液管道4的顶端穿过壳体1的壳壁而延伸到壳体1的内部,且位于进气腔室3的下方;
在壳体1的外围设置有n个射流管5,并且,每个射流管5均向下倾斜设置,每个射流管5的顶端均穿过壳体1的壳壁而延伸到壳体1的内部;在图1中,n为6,共设置有6个射流管,并且,壳体为正六边形,每个射流管5设置于壳体1的一个侧面。当然,实际应用中,也可以设置为8个、4个等射流管,相应的,壳体设计为正八边形或正四边形,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62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饮用雨水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氨氮废水处理的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