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气集气除尘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5040.0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8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彭纪东;陈丛良;付江洪;王波;杨玲;闫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蓝澈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15/02 | 分类号: | B08B15/02 |
代理公司: | 太原高欣科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9 | 代理人: | 曹玉存;冷锦超 |
地址: | 650106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除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维护方便的废气集气除尘罩。
背景技术
原有的冶炼锅废气收集罩,是由人工手工控制罩门开合以及冶炼料的加入,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容易产生危险,并且工作效率低;在检修冶炼锅时,需要将原有的废气收集罩吊装运走,使得维护非常不便,并且随着自动化冶炼设备的进步,原始的集气罩不能满足自动控制设备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经济环保、自动化程度高、维护方便的废气集气除尘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罩体,所述罩体为一个空心的长方体状,其下端及左侧开口,其上端及右侧分别设置顶部气动门、侧部气动门,所述罩体左侧设置引风管,所述引风管通过天方地圆连接罩体,所述引风管与天方地圆连接处设置干雾管,所述干雾管上均布干雾喷吹孔。
所述顶部气动门2对称设置两道,且每道顶部气动门2至少连接两个气缸10;所述的两道顶部气动门2之间间隙设置,其间距为100~400mm。
所述侧部气动门3对称设置两道,且每道侧部气动门3至少连接两个气缸10;所述的两道侧部气动门3之间间隙设置,其间距为100~400mm。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自动开合的顶部气动门和侧部气动门,方便往冶炼锅内安装搅拌器,顶部气动门和侧部气动门分别留的间隙形成一条L形的通道,方便吊车把冶炼料从通道吊入冶炼锅中,减少了罩门的开合,延长了罩体的使用寿命,罩体架设在移动轨道上使用,当冶炼锅进行检修维护时,罩体通过移动轨道移动开,使得安装、检修和维护更方便、快捷,引风管入口处还设置干雾管形成干雾气幕对含尘废气进行除尘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侧部气动门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1-罩体,2-顶部气动门,3-侧部气动门,4-天方地圆,5-引风管,6-干雾管,7-加料口,8-冶炼锅,9-移动轨道,10-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罩体1,所述罩体1为一个空心的长方体状,其下端及左侧开口,其上端及右侧分别设置顶部气动门2、侧部气动门3,所述罩体1左侧设置引风管5,所述引风管5通过天方地圆4连接罩体1,所述引风管5与天方地圆4连接处设置干雾管6,所述干雾管6上均布干雾喷吹孔。
所述顶部气动门2对称设置两道,且每道顶部气动门2至少连接两个气缸10;所述的两道顶部气动门2之间间隙设置,其间距为100~400mm。
所述侧部气动门3对称设置两道,且每道侧部气动门3至少连接两个气缸10;所述的两道侧部气动门3之间间隙设置,其间距为100~400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能自动开合的顶部气动门和侧部气动门,方便往冶炼锅内安装搅拌器,顶部气动门和侧部气动门分别留的间隙形成一条L形的通道,方便吊车把冶炼料从通道吊入冶炼锅中,减少了罩门的开合,延长了罩体的使用寿命,罩体架设在移动轨道上使用,当冶炼锅进行检修维护时,罩体通过移动轨道移动开,使得安装、检修和维护更方便、快捷,引风管入口处还设置干雾管形成干雾气幕对含尘废气进行除尘处理。
使用时,将罩体1通过移动轨道9移动至冶炼锅8锅面正上方,将引风管5连接引风机,通过吊车把搅拌器安装在冶炼锅8中,然后关闭顶部气动门2和侧部气动门3,吊车再把冶炼料通过气动门中间的间隙吊入冶炼锅8中,冶炼反应发生的瞬间,产生大量含尘废气,启动引风机,此时,罩体1内形成负压,废气通过天方地圆4进入引风管5,引风管5进口处的干雾管6形成干雾气幕对含尘废气进行除尘处理;当冶炼反应完成后,打开顶部气动门2和侧部气动门3,将搅拌器吊出,当冶炼锅8需要进行检修维护时,罩体1通过移动轨道9移动开进行检修和维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蓝澈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蓝澈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50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极片碾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调节清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