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式压缩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4877.3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2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龚瑾;李明昌;黄永胜;董稹;高潮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4 | 分类号: | F04B35/04;F04B39/00;F16M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50MPaW型压缩机和控制开关系统之间是分体式结构,它们运输到现 场后,再分开安装在单独的设备间内,最后连接上各种管路。现有结构的缺陷 是:由于压缩机和控制开关系统是分体式结构,这样就使得集成化程度很低, 在需要整机移动的场合下不能满足功能要求,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压缩机,欲实现整机 运输。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集成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在基础底 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箱体,分别为大箱体(2)和小箱体(3),该小箱 体位于大箱体(2)左边;所述小箱体(3)内设有PLC柜(4)和变频柜(5), 这两个柜都安装在所述基础底座(1)顶面上,且PLC柜(4)并排在变频柜(5) 前侧;所述大箱体(2)内设有空间加热器(6)、仪表盘(7)、主电机(8)、空 气压缩机(9)、排污汇管(10)、注油器(11)、水泵(12)和换热器(13),其 中空间加热器(6)安装在大箱体(2)后侧壁左端的中上部,该大箱体前侧壁 左端的中下部安装有所述仪表盘(7);所述主电机(8)、空气压缩机(9)和换 热器(13)从左往右依次设在大箱体(2)内,并安装在所述基础底座(1)顶 面上,而主电机(8)位于基础底座(1)长度方向的轴心线上,且空气压缩机 (9)和换热器(13)之间的基础底座(1)顶面上装有所述水泵(12);所述排 污汇管(10)和注油器(11)设在主电机(8)右后侧,并均安装在所述基础底 座(1)顶面上,且排污汇管(10)位于注油器(11)后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将空气压缩机(9)、PLC柜(4)和变频柜 (5)等设备集成在同一个基础底座(1)上,并在外面罩有大箱体(2)和小箱 体(3)。同时,将各个设备通过管路连接在一起,其连接方式与现有结构完全 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式结构,这样就大幅提高了集成 化程度,从而便于整机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需要整机移动的功能要求,进而 有效地克服现有技术不能整机移动的缺陷,这样就通过小改动解决了大问题。
为了便于观察,所述大箱体(2)和小箱体(3)上均设有可开闭的门板, 并在门板上开有观察窗。
在本案中,所述空气压缩机(9)的进气口(9a)穿过大箱体(2)前侧壁 上的过孔后,伸到该大箱体外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集成式结构,这样就大幅提高了集成化程度, 从而便于整机移动,可以很好地满足需要整机移动的功能要求,进而有效地克 服现有技术不能整机移动的缺陷,这样就通过小改动解决了大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集成式压缩机,主要由基础底座1、大箱体2、小箱 体3、PLC柜4、变频柜5、空间加热器6、仪表盘7、主电机8、空气压缩机9、 排污汇管10、注油器11、水泵12和换热器13构成。其中,在基础底座1顶部 固定安装有两个箱体,分别为大箱体2和小箱体3,该小箱体3位于大箱体2的 左边。大箱体2和小箱体3上均设有可开闭的门板,并在门板上开有观察窗。 小箱体3内设有PLC柜4和变频柜5,这两个柜都安装在所述基础底座1顶面上, 且PLC柜4并排在变频柜5的前侧。
大箱体2内设有空间加热器6、仪表盘7、主电机8、空气压缩机9、排污 汇管10、注油器11、水泵12和换热器13,其中空间加热器6安装在大箱体2 后侧壁左端的中上部,该大箱体2前侧壁左端的中下部安装有仪表盘7。主电机 、空气压缩机9和换热器13从左往右依次设在大箱体2内,并安装在基础底 座1顶面上。主电机8位于基础底座1长度方向的轴心线上,且主电机8对空 气压缩机9供电,空气压缩机9的进气口9a穿过大箱体2前侧壁上的过孔后, 伸到该大箱体外面。空气压缩机9和换热器13之间的基础底座1顶面上装有一 个水泵12。排污汇管10和注油器11设在主电机8右后侧,并均安装在基础底 座1顶面上,且排污汇管10位于注油器11后侧,注油器11用于给气缸注油。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48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防护等级的无油空压机
- 下一篇:一种防爆电动液压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