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减磨轴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4570.3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赵占明;侯玉刚;白云岭;杨栋波;付晓鹏;卢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理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地址: | 052164 河北省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轴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套技术领域,涉及到一种复合减磨轴套。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在使用初期销轴与轴套内壁金属之间直接接触,很容易发生咬合,从而导致轴套的使用寿命较低,因此急需一种能够避免轴套与销轴在未磨合好之前互相咬合、使用寿命长的轴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一种复合减磨轴套,解决了轴套与销轴在未磨合好之前互相咬合、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减磨轴套,包括轴套本体,轴套本体的形状为圆筒形,关键是:所述的轴套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
所述的轴套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布油槽,环形布油槽与轴套本体同轴设置,环形布油槽表面也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
所述的轴套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油孔,进油孔都位于环形布油槽内,进油孔表面也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
所述的轴套本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储油盲孔,储油盲孔表面也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
所述的减磨层的厚度为0.01mm以上。
所述的减磨层是由二硫化钼MoS2、石墨、纯锰系磷化层、特氟龙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层状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轴套本体的内壁上增设至少一层减磨层,减磨层是由二硫化钼MoS2、石墨、纯锰系磷化层、特氟龙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层状结构,在磨合初期,减磨层有效避免了销轴与轴套内壁金属之间直接接触,可以起到良好的初期减磨效果,避免轴套与销轴在未磨合好之前互相咬合,延长了轴套的使用寿命。减磨层还有助于增强轴套的承载能力,同时使得轴套内壁上的布油也更为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轴套本体,2代表进油孔,3代表环形布油槽,4代表储油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复合减磨轴套,包括轴套本体1,轴套本体1的形状为圆筒形,轴套本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减磨层的厚度为0.01mm以上,减磨层是由二硫化钼MoS2、石墨、纯锰系磷化层、特氟龙中的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层状结构。在磨合初期,减磨层有效避免了销轴与轴套内壁金属之间直接接触,可以起到良好的初期减磨效果,避免轴套与销轴在未磨合好之前互相咬合,延长了轴套的使用寿命。减磨层还有助于增强轴套的承载能力,同时使得轴套内壁上的布油也更为均匀。
实施例2、如图2所示,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轴套本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布油槽3,环形布油槽3与轴套本体1同轴设置,环形布油槽3表面也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润滑油在轴套本体1内部沿着环形布油槽3流动,使得轴套本体1的整个圆周方向上都有润滑油,使得布油更加均匀。
实施例3、如图3所示,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轴套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进油孔2,进油孔2都位于环形布油槽3内,进油孔2表面也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由进油孔2向轴套本体1内注油,方便快捷。
实施例4、如图4所示,与实施例3不同的是,轴套本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多个储油盲孔4,储油盲孔4表面也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利用储油盲孔4可以存储更多的润滑油,增大了储油量,可以长时间免维护,而且储油盲孔4使得布油更加均匀,避免出现布油盲区,可以更好地避免轴套与销轴在未磨合好之前互相咬合,进一步延长了轴套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5、内壁上开设有如图5所示的循环油槽且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孔的轴套本体1,其内壁上也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循环油槽和进油孔的表面也都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可以延长轴套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6、内壁上开设有如图6所示的循环油槽且侧壁上开设有进油孔的轴套本体1,其内壁上也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循环油槽和进油孔的表面也都设置有至少一层减磨层,可以延长轴套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理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理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457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循环油槽等宽的轴套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式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