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供热地暖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4281.3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22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仁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强鹏科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E04F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热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系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供热地暖。
背景技术
在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天气较为寒冷,多在建筑内设置供热设备,地暖设备由于其散热均匀、清洁健康、环保节能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应用。地暖通常分为地板层、辐射层、铺设板和底板等多层结构,其以地面为散热器,通过辐射层和热对流将热量传递到地板层,实现为建筑内部的加热。现有技术中常将加热管简单的设置于铺设板之上,虽然结构简单易于生产,但是收到铺设板结构的限制,往往存在散热效率低,加热管固定不稳定的问题,不利于保证良好的使用寿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供热地暖,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施工、散热效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型供热地暖,包括多个铺设板拼接而成的铺设层、发热线缆3、地板层4和位于铺设层底部的反射层5,所述铺设板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中空的四棱柱支撑体,相邻四棱柱支撑体之间通过环形连接件2连接,所述环形连接件2高度低于四棱柱支撑体,所述发热线缆放置于环形连接件2上,卡扣于交错设置的四棱柱支撑体之间;所述反射层5设置于铺设板下方、地板层4设置于铺设板上方。
优选的,所述地板层4下表面设置有与四棱柱支撑体空心部位匹配的木销41,用于将其稳定的固定于四棱柱支撑体上。
优选的,所述四棱柱支撑体为等边圆角四棱柱。
优选的,所述四棱柱支撑体包括完整的四棱柱支撑体11,和两倍于完整四棱柱支撑体11数量的的位于边缘的二分之一中空的四棱柱支撑体12。
优选的,所述四棱柱支撑体侧壁上水平设置有弧形凹槽。
在安装过程中,首先将反射层铺设好,之后将多块铺设板放置于反射层之上,根据房屋的建筑面积进行拼接,拼接完毕后,将发热线缆按照需要的方向放置于交错的四棱柱支撑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中的供热地暖,结构简单、无方向性,铺设板可以根据房间的面积和布局拼接成不同的形状和面积,每一块铺设板都能实现发热线缆90度和180度的转向;通过交错设置的四棱柱支撑体将发热线缆加持其间,热空气易于在四棱柱支撑体之间流通,传热效率高;环形连接件在作为连接件连接相邻四棱柱支撑体的同时,还作为发热线缆3的底座用于放置发热线缆,发热线缆3中的部分热量富集于环形连接件内,可以及时的被正方形地板下方的热反射板反射到地板层,有效且均匀的对地板层进行加热。通过将四棱柱支撑体设置为圆角结构,可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对工人或者发热线缆造成伤害;通过在四棱柱支撑体侧壁上设置弧形凹槽,可以将发热线缆3卡扣与四棱柱支撑体之间,防止其移动;通过在地板层下表面设置木销,可以方便的将地板层安装于铺设层的上方,无需固定和排布,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具有散热效率高、安装安全性好且具有较高的承压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供热地暖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供热地暖的组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供热地暖安装发热线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多个供热地暖组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提供了一种新型供热地暖,包括地板层4、发热线缆3、包括多个铺设板拼集而成的铺设层和位于铺设层下部的反射层5,所述铺设板包括交错设置的多个中空的四棱柱支撑体,相邻四棱柱支撑体之间通过环形连接件2连接,所述环形连接件2高度低于四棱柱支撑体,所述发热线缆放置于环形连接件2上,卡扣于交错设置的四棱柱支撑体之间;所述反射层5设置于铺设板下方、地板层4设置于铺设板上方;所述地板层4下表面设置有与四棱柱支撑体空心部位匹配的木销41,用于将其稳定的固定于四棱柱支撑体上。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强鹏科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强鹏科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4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