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脱硫雾化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74279.6 | 申请日: | 2015-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5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朱志红;宋煜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志红;宋煜伟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脱硫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气脱硫领域,具体是一种烟气脱硫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空气污染问题日益加重,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面临空气污染不断加重的严峻局面。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烟气排放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大气环境污染控制问题,不断引起全世界广泛高度重视,发展高效、节能、高性价比的烟气净化设备及技术是从根本解决环保问题。
在此背景下烟气脱硫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大型的烟气湿法、半干法、干法脱硫装置已在我国各行业炉窑中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现有的这些烟气脱硫装置存在占地面积大、投资和运行费用高,给大面积推广应用带来一定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脱硫雾化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烟气脱硫雾化装置,包括吸收塔、烟气进口及烟气出口,所述吸收塔左侧下端设置有烟气进口,所述吸收塔上端设置有烟气出口;所述吸收塔内下部盛有脱硫剂,所述脱硫剂内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多个搅拌齿,所述搅拌齿通过转轴与吸收塔底部外的电机相连;所述吸收塔内位于烟气进口处设置有抛物线导风装置,所述抛物线导风装置包括一端固定于吸收塔内壁的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另一端向下延伸且位于脱硫剂上方,两个侧板之间由左向右间隔设有多个呈抛物线形的叶翅,所述叶翅的悬置端朝向右下方,相邻叶翅之间形成导风孔;所述抛物线导风装置上方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喷雾层及除雾层,所述喷雾层包括四组喷淋管,上层的三组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朝上的喷头,下层的一组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超下的超声波喷嘴,所述喷淋管均通过液管与吸收塔右侧底端相连,所述液管上设置有液泵;所述吸收塔内上端设置有多个环保在线监控探头,所述喷淋管上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环保在线监控探头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烟气出口内下部设置有活性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环保在线监控探头为2-4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超声波喷嘴的喷口与垂直面的夹角均为30°-70°。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吸收塔右侧上部设置有第一人孔盖,所述吸收塔右侧下部设置有第二人孔盖。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人孔盖下端设置有方便维修的维修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烟气经烟气进口进入吸收塔内的抛物线导风装置处,在抛物线导风装置的抛物线形叶翅作用下,烟气的气流速度下降并引导烟气产生向下和向上二股气流,向下流动气流带动烟气中较大粉尘颗粒下移,达到尘降较大粉尘颗粒的目的,而向上气流进入喷雾层;超声波喷嘴与垂直面的夹角为30°-70°,通过烟气旋流作用,搅匀向上气流,使脱硫剂更加均匀的分布于吸收塔内,与烟气更充分的混合,大幅提高的脱硫效果,同时,由于超声波喷嘴产生的强冲击性雾滴作用可进一步使烟气分散均匀,而且雾化作用增大了脱硫剂与烟气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脱硫效果;上层的三组喷淋管上设置有多个朝上的喷头,因此其雾化后的脱硫剂与烟气同一方向,对烟气有助推作用,省去了引风机,从而大大降低了电力的消耗;设置活性炭层,吸附烟气中的其他有害物质;上升的烟气再经除雾层气液分离后,最终经烟气出口排出;设置环保在线监控探头,可根据检查的烟气含硫量来选择开启电磁阀的数量,满足脱硫的同时节约能量;设置第一人孔盖、第二人孔盖及维修平台,便于维修;设置液管及液泵,用于循环利用脱硫剂。
综上所述,本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使烟气的气流速度下降,达到尘降较大粉尘颗粒的目的;有效搅匀进入吸收塔内的烟气,大幅提高的脱硫效果;对烟气有助推作用,省去了引风机,降低了电力的消耗;节能环保,便于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烟气脱硫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吸收塔,2-烟气进口,3-导风孔,4-叶翅,5-侧板,6-喷淋管,7-喷头,8-环保在线监控探头,9-活性炭层,10-烟气出口,11-除雾层,12-第一人孔盖,13-维修平台,14-电磁阀,15-液管,16-超声波喷嘴,17-第二人孔盖,18-液泵,19-转轴,20-电机,21-搅拌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志红;宋煜伟,未经朱志红;宋煜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42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舶尾气湿法脱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污水站废气治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