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载货汽车补偿水桶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3703.5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2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刚;马李斌;杨清华;李阳;顾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1/02 | 分类号: | B60K1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71005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载货 汽车 补偿 水桶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货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重型载货汽车补偿水桶支架。
背景技术
补偿水桶由塑料制造并用软管与散热器上部的管道相连接。其作用为当冷却液受热膨胀时,部分冷却液流入补偿水桶;而当冷却液降温时,部分冷却液又被吸回散热器,所以冷却液不会溢失。补偿水桶内的液面有时升高,有时降低,而散热器却总是为冷却液所充满。补偿水桶还可消除冷却系统中的所有气泡。在补偿水桶的外表面上刻有两条标记线:“低”线和“高”线,补偿水桶内的液面应位于两条标记线之间。若液面低于“低”线时,应向桶内补充冷却液。在向桶内添加冷却液时,液面不应超过“高”线。因此补偿水桶应布置在高于散热器上部水面最高处的位置。目前载货汽车的补偿水桶,普遍采用专用的支架支承在驾驶室后部的车架纵梁上,采用这种支承方式,需要较长的软管,较长的软管增加了破损的可能性。并且由于重型载货汽车普遍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加中冷系统,在冷却系统的散热器前面需设置中冷器,中冷器与废气涡轮增压器及中冷器与发动机进气口的连接进气管路需布置在散热器上方两侧,散热器上方中部位置的空间没有得到利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重型载货汽车补偿水桶支架。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一种重型载货汽车补偿水桶支架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1、一种重型载货汽车补偿水桶支架,该支架为钢板冲压,具有与散热器顶部形状相匹配的不规则变截面槽形;支架两端的两个竖直面上分别有一个螺栓孔,支架中部的前竖直面上有两个螺栓孔,两个孔内侧预埋焊接有一件螺母,支架顶部的水平面上有两个螺栓孔,这两个孔下面预埋焊接有一件螺母;
进一步,支架位于散热器顶部,由支架一件螺栓、两件平垫圈、一件弹簧垫圈及一件螺母连接在散热器两侧框架顶端;
进一步,补偿水桶位于支架上,补偿水桶前面的两个支脚由两件自锁螺栓通过支架前竖直面内侧预埋焊接的螺母连接在支架上;补偿水桶两端的支脚由两件自锁螺栓通过支架顶部水平面下面预埋焊接的螺母连接在支架上。
采用这种支架后,补偿水桶直接安装在散热器顶部,补偿水桶与散热器上部管道相连接的软管长度大大减短,可靠性大大提高。这一种重型载货汽车补偿水桶支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重型载货汽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的前视图,即按汽车前进方向,从前往后投影而得的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K向局部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图3的B-B剖视图。
图1~5中各标号为:1-散热器,2-支架,3-补偿水桶,4-M8×20自锁螺栓,5-M8螺母,6-M10×100螺栓,7-φ10平垫圈,8-φ10弹簧垫圈,9-M10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补偿水桶的安装基体——散热器1用双点划线表示,做透明状处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一种重型载货汽车补偿水桶支架,支架2用钢板下料后冲压成与散热器顶部形状相匹配的不规则变截面槽形。在支架2两端的两个竖直面上分别加工一个螺栓孔;在支架2中部的前竖直面上加工两个螺栓孔,并分别在这两个孔内侧预埋焊接一件M8螺母5;在支架2顶部的水平面上加工两个螺栓孔,并分别在这两个孔下面预埋焊接一件M8螺母5。将支架2置于散热器1顶部,分别用一件M10×100螺栓6、两件φ10平垫圈7、一件φ10弹簧垫圈8及一件M10螺母9,将支架2安装连接在散热器1两侧框架顶端。将补偿水桶3置于支架2上,将补偿水桶3前面的两个支脚,分别用两件M8×20自锁螺栓4,通过支架2前竖直面内侧预埋焊接的M8螺母5,安装连接在支架2上;同理,将补偿水桶3两端的支脚,分别用两件M8×20自锁螺栓4,通过支架2顶部水平面下面预埋焊接的M8螺母5,安装连接在支架2上。采用这种支架后,补偿水桶3直接安装在散热器1顶部,补偿水桶3与散热器1上部管道相连接的软管长度大大减短,可靠性大大提高。这一种重型载货汽车补偿水桶支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广泛应用于重型载货汽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3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