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潜顶针浇口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73304.9 | 申请日: | 2015-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62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姬永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威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7 | 分类号: | B29C45/27;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 地址: | 215109 江苏省苏州市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顶针 浇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的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潜顶针浇口结构。
背景技术
潜伏式浇口,又称隧道式浇口,是由点浇口演变而来,具有如下优点:(1)进料浇口一般都在塑件的内表面或侧面隐蔽处,不影响制品外观;(2)制品成型后,在顶出时会与塑件自动拉断,因此,易于实现生产自动化;(3)由于潜伏式浇口可设置在制品表面见不到的筋、柱上,成型时不会在制品表面留下由于喷射带来的喷痕和气纹。因此,潜伏式浇口主要应用于表面质量要求高,大批量生产的多型腔小零件的模具。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潜顶针浇口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顶针外侧设置有L型凹槽的流道3’,流道3’侧壁与流道3’底部互相垂直。生产过程中胶体从浇口1’进入流道3’,在流道3’底部拐角处由于流道3’形状急剧变化会产生应力集中现象,应力集中容易导致脆性和塑性材料产生疲劳裂纹,不利于注塑产品的成型;此外,现有技术中的流道3’的结构使得胶体从流道3’进入注塑模具时,不利于胶体的流动,容易使产品表面产生流痕,从而影响产品的外观,影响产品良率的提高;同时,采用与流道3’底部垂直的流道3’侧壁生产的产品通常不能顺利地从模具中脱离出来,且不得不采用人工方式切除水口,人工切除水口将残留控制在0.2mm以内对工人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利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影响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潜顶针浇口结构,所述潜顶针浇口结构减少了胶体通过流道产生的应力集中现象,同时使得产品在脱模时顺利脱离出来,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潜顶针浇口结构,包括:
一浇口;
一顶针,为圆柱状,顶针的上端连接至待注塑产品的模具外侧面中部;
一流道,为L型凹槽状,位于所述顶针外侧,所述浇口连接至流道;
所述流道底部拐角处设置有半径为0.5mm的圆角,流道侧壁设置3°的脱模斜度,顶针与模具连接处设置有掰断槽。
另,所述浇口为圆锥形浇口。
进一步,所述浇口为是向下开设的。
再有,所述浇口为是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
同时,所述掰断槽与流道底部拐角的垂直上方的夹角为11°,且有半径为2.0mm的圆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采用潜顶针浇口进胶方式,胶体通过浇口进入顶针凹槽处的流道,进一步流入模具外侧面中部,不影响产品的外观;
2、在流道侧壁设置有3°的脱模斜度,便于脱模;
3、流道底部拐角处设置有圆角,当生产过程中胶体从浇口进入流道时,能够提升胶体的流动性,并且减少应力集中的现象,有利于注塑产品的成型;
4、顶针与模具连接处设置有掰断槽,胶体从流道进入注塑模具时,掰断槽的倾角能够缓冲胶体的流动,避免胶体冷却后注塑产品表面出现流痕,进一步提高产品的良率;
5、掰断槽的设置也有利于将水口从产品表面脱离,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潜顶针浇口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潜顶针浇口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含有本实用新型潜顶针浇口的注塑模具结构示意图。
图中:1、1’为浇口,2、2’为顶针,3、3’为流道,4为掰断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潜顶针浇口结构,包括:
一浇口1;
一顶针2,为圆柱状,顶针2的上端连接至待注塑产品的模具外侧面中部;
一流道3,为L型凹槽状,位于所述顶针2外侧,所述浇口1连接至流道3;
所述流道3底部拐角处设置有半径为0.5mm的圆角,流道3侧壁设置3°的脱模斜度,顶针2与模具连接处设置有掰断槽4。
另,所述浇口1为圆锥形浇口。
进一步,所述浇口1为是向下开设的。
再有,所述浇口1为是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0°。
同时,所述掰断槽4与流道3底部拐角的垂直上方的夹角为11°,且有半径为2.0mm的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威电子(苏州)有限公司,未经爱威电子(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33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铁件镶嵌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注塑件开模发泡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