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脱硫吸收塔浆液喷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2744.2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5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发明(设计)人: | 康宁;侯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0 | 代理人: | 余长江 |
地址: | 10009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硫 吸收塔 浆液 喷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湿法烟气脱硫,具体涉及一种脱硫吸收塔浆液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火力发电机组脱硫系统大多采用石灰石湿法脱硫,石灰石湿法脱硫系统中烟气中二氧化硫需要在脱硫吸收塔内被去除,原理为:利用浆液循环泵将吸收塔底部的石灰石浆液打至吸收塔内部喷淋层处,喷淋层上安装喷嘴,循环泵打至喷淋层处的有压浆液在喷嘴作用下雾化成雾滴,与接触到的烟气进行反应,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传统烟气脱硫系统吸收塔喷淋层一般采用FRP玻璃钢缠绕而成的管道,喷嘴与管道缠绕连接。由于吸收塔内部浆液杂物较多,杂物极易堵塞在喷嘴处,杂物堆积较多时,就会造成支管的浆液沉淀堵塞。因此,机组停机检修时均需要对堵塞喷嘴及支管进行疏通清理,清理时需要将支管锯断将支管内部杂物取出,清理完成后需要采用玻璃丝布和环氧树脂将管道重新粘接固定。另外,喷嘴是SiC材质,脆性较大,施工中及运行均会容易导致喷嘴损坏,需要将旧喷嘴在管道上切除,将新喷嘴采用玻璃丝布和环氧树脂重新粘接固定。
当支管和喷嘴在施工数次以后,支管和喷嘴将会出现无法再进行切割固定粘接等工作,管道和喷嘴可重复利用次数有限,同时施工过程工作量较大,工序繁琐,工期较长,每次检修人工和材料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脱硫吸收塔浆液喷淋装置,其可应用于石灰石湿法脱硫系统喷淋层中,能够解决传统喷淋层管道采用FRP玻璃钢管道在喷嘴堵塞反复多次切割疏通粘接后,管道无法可持续使用的问题,同时也可解决喷淋层管道喷嘴疏通困难的问题,极大地节省人工和材料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脱硫吸收塔浆液喷淋装置,连通于脱硫吸收塔的喷淋层主管道,包括:
一连接管,其上端与所述喷淋层主管道连接;
一安装管,其上端与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可拆卸连接,其下端内部设有第一阶梯密封槽;
安装于所述安装管下端内部的一喷嘴,其尾部设有与第一阶梯密封槽对应的第二阶梯密封槽。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阶梯密封槽与第二阶梯密封槽之间嵌设至少一密封件。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件为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O型密封圈材质为氟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可拆卸连接为一法兰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及安装管的上端设有一对法兰。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法兰之间设有耐腐蚀橡胶密封垫。
进一步地,所述一对法兰通过沿圆周均布的多个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及安装管为玻璃钢缠绕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及安装管为不锈钢管。
通过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支管及喷嘴疏通不需要切割管道,只需要将安装管与连接管之间的法兰螺栓去除即可疏通支管;喷嘴发生损坏后,无需粘接,只需要将就损坏的喷嘴取出,将新喷嘴放入安装管中即可。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很大程度上节省施工过程中人力物力,节约成本,缩短施工过程工期,且可重复利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脱硫吸收塔浆液喷淋装置的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连接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安装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连接管;2-安装管;3-喷嘴;4-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脱硫吸收塔浆液喷淋装置,连通于脱硫吸收塔的喷淋层主管道(图未示),其包括:连接管1,其上端与前述喷淋层主管道连接;安装管2,其上端与连接管1的下端通过法兰结构可拆卸连接,其下端内部设有第一阶梯密封槽;安装于安装管2下端内部的喷嘴3,其尾部设有与第一阶梯密封槽对应的第二阶梯密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唐环境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27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