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颌上托固定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2600.7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4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霞;李珂;刘娜;贾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秦力军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颌 上托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康复医疗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协助患者闭口的下颌上托固定带。
背景技术
一些患者由于种种原因(下颌脱臼、张口时间过长、仰卧体位、气管插管等),会造成下颌关节功能异常,致使患者闭口困难,张口呼吸,引起口腔粘膜干燥,分泌物粘稠不易咳出,从而加重肺感染,此外,对于使用无创呼吸机的患者,除了上述并发症,还可以引起患者胃肠胀气,呼吸机触发困难,从而影响机械通气的效果。这种情况在老年患者和一些危重症患者尤其常见,不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给临床的治疗与护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针对这一问题,在临床实践中缺乏好的应对措施。
下颌上托固定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具备下颌上托作用的棉质网袋,一部分是具备调节网袋位置和固定在头顶部的系带。下颌上托固定带可以托起并上提患者下颌,协助闭口,从而避免张口呼吸的一系列并发症。下颌上托固定带采用棉质材料,舒适性高,避免了对患者皮肤的压伤;网袋两边是系带,两条系带通过粘扣连接,可以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网袋的位置和松紧度,保证网袋处于下颌处,并和下颌贴合紧密;两条系带在耳前通过,在头顶部通过粘扣重叠固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下颌上托固定带,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托起并上提患者下颌,协助患者闭口,从而避免患者张口呼吸的一系列并发症。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下颌上托固定带,其包括:用于承托下颌以便辅助患者闭口的下颌承托带;其一端连接下颌承托带一侧边的第一系带;其一端连接下颌承托带另一侧边的第二系带;用于将第一系带的另一端和第二系带的另一端连接为一体的连接组件。
其中,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系带的另一端的母扣/子扣;设置于所述第二系带的另一端的子扣/母扣。
或者,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系带的另一端的母摁扣/子摁扣;设置于所述第二系带的另一端的子摁扣/母摁扣。
优选的,所述下颌承托带呈兜状。
特别是,所述下颌承托带为网兜。
进一步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系带和所述第二系带分别连接的用于环绕患者头部的头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下颌上托固定带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下颌上托固定带,制作简单、操作方便,通过下颌承托带托起并上提患者下颌,协助患者闭口,从而避免患者张口呼吸的一系列并发症,可以提高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的依从性和疗效;
2)本实用新型的下颌承托带和系带均由棉质材料制成,配带时舒适性高,避免了对患者皮肤的压伤;
3)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系带和第二系带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连接快速、便捷,可以根据患者的头部大小调节下颌承托带的位置和松紧度,保证下颌承托带处于下颌处,并和下颌贴合紧密,使得固定带可以适用于不同面型和头部大小的患者。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下颌上托固定带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颌承托带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颌承托带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下颌上托固定带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下颌上托固定带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下颌上托固定带处于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下颌上托固定带的两种结构示意图,由图1、图5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下颌上托固定带包括:用于承托下颌以便辅助患者闭口的下颌承托带1;其一端连接下颌承托带1一侧边的第一系带2;其一端连接下颌承托带1另一侧边的第二系带5;用于将第一系带2的另一端和第二系带5的另一端可拆卸连接为一体的连接组件。
其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下颌承托带1呈兜状,优选的,下颌承托带1采用棉布制成的网兜。制作时,下颌承托带1的投影可以呈长方形,即,如图2所示,下颌承托带1的用于与第一系带2和第二系带5连接的两条侧边处于伸展状态,或者,如图3所示,下颌承托带1的用于与第一系带2和第二系带5连接的两条侧边处于收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26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推拉门铝型材
- 下一篇:一种生物型股骨头表面置换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