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极可调偏心距的偏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1037.1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0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张祥;杨厚廷;洪跃;王薇薇;胡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18 | 分类号: | F16C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极 可调 偏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极可调偏心距的偏心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振动电机使用的偏心块装置大多都是偏心距固定的,也就导致振动电机的振幅是固定的,市场上销售的偏心块的特点是:偏心距范围广,其不足是:偏心距固定不可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设备无法调节偏心距进而调节振动幅度的问题,提供一种无极可调偏心距的偏心装置,在原有保持偏心块功能的基础上增加偏心距可调的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极可调偏心距的偏心装置,包括偏心块、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调整螺栓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所述偏心块与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另一端通过调整螺栓与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之间相对径向距离用调整螺栓来调节。
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下端设有燕尾型凸块,所述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上端设置有燕尾槽与燕尾型凸块相配合;所述燕尾槽底部开有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开有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旋入圆柱槽的螺纹孔内,并通过锁紧螺母固定;所述燕尾型凸块上开有半圆槽,调整螺栓上设有轴肩,所述轴肩与半圆槽相配合实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相对径向距离调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偏心距可实现无极精确调整,相应的应用设备如振动电机的振动幅度就会发生变化,来满足对振幅的不同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极可调偏心距的偏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无极可调偏心距的偏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偏心块101、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2、调整螺栓103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4;所述偏心块101与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2的一端过盈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2的另一端通过调整螺栓103与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4连接,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2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4之间相对径向距离用调整螺栓103来调节。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2下端设有燕尾型凸块301,所述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4上端设置有燕尾槽201与燕尾型凸块301相配合;所述燕尾槽201底部开有圆柱槽204,所述圆柱槽204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开有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103旋入圆柱槽204的螺纹孔内,并通过锁紧螺母202固定;所述燕尾型凸块301上开有半圆槽302,调整螺栓103上设有轴肩203,所述轴肩203与半圆槽302相配合实现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2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4的相对径向距离调整。
工作时,根据所需要的偏心距离,调整调整螺栓103,进而调整第一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2和第二无级可调偏心距偏心轴104的相对径向距离达到所要调整的偏心距,最后将锁紧螺母202锁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10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