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钨矿分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0834.8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50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中;李平;黄德晟;陈文熙;杨文龙;李振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西省赣州***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钨矿分选机。
背景技术
钨在冶金和金属材料领域中属高熔点稀有金属或称难熔稀有金属。钨及其合金是现代工业、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的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车工业、电气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诸多领域。钨矿石含钨量低,必须经过选矿富集成精矿才能作为冶炼的原料。
手选作为钨矿选厂的主要预选手段,在原矿品位逐年下降的情况下,尽可能在手选作业中剔除原矿中大量不含钨或含钨品位极低的围岩,提高合格矿品位,减少废石进入重选阶段,可以达到改善选别效果,提高重选段选矿回收率,降低选矿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然而采用人工手选钨矿存在自动化程度低,依靠人眼观测,工人易疲劳,工作强度大,分选效率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人工手选钨矿存在采用人工手选钨矿存在自动化程度低,依靠人眼观测,工人易疲劳,工作强度大,分选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分选效率高的钨矿分选机。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钨矿分选机,包括有机架、料仓、振动筛Ⅰ、振动筛Ⅱ、悬挂弹簧、光传感器、气阀、控制系统、精矿槽和废矿槽;
料仓固定在机架上,振动筛Ⅰ与振动筛Ⅱ通过悬挂弹簧与机架连接,光传感器和气阀安装在机架上,气阀设置在光传感器的下方,光传感器、气阀分别于控制系统连接。
振动筛Ⅰ包括有振动电机Ⅰ和振动板Ⅰ,振动电机Ⅰ与振动板Ⅰ连接;振动筛Ⅱ包括有振动电机Ⅱ和振动板Ⅱ,振动电机Ⅱ与振动板Ⅱ连接。
优选地,在振动筛Ⅱ的下方设置有传送带Ⅰ和传送带Ⅱ,传送带Ⅰ用于将分选好的精矿传送到精矿槽中,传送带Ⅱ用于将分选好的废矿传动到废矿槽中。
优选地,振动板Ⅰ和振动板Ⅱ倾斜设置,以有利于钨矿石在振动和重力的作用下快速输送。
优选地,振动板Ⅱ上设置有凹槽,有利于钨矿石沿着凹槽排列输送,光传感器与凹槽相对设置,有利于自动化分选。
工作原理:由于振动板Ⅰ与振动板Ⅱ上倾斜设置,所以钨矿石在振动筛Ⅰ与振动筛Ⅱ震动下可从左侧滑落至右侧。钨矿石从料仓下落到振动筛Ⅰ上的振动板上,在振动板Ⅰ的振动下,矿石由堆积状态变化成平铺状态,然后下落到振动板Ⅱ上,由于振动筛Ⅱ上的振动板设置有若干个凹槽,使得矿石输送过程中呈列输出。光传感器对每列的矿石进行检测,控制系统根据光传感器收集的信息对气阀发出指令,当信息反馈矿石为精矿时,气阀打开,高压气体喷出,改变矿石下落的运动轨迹而经由精矿传送带后落入精矿槽。当信息反馈矿石为废矿时,关闭气阀,矿石落入到废矿槽中。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通过二级振动给料的方式并在振动板Ⅱ设置凹槽,使得钨矿石给料的速度快,不易堆叠,成列输出,利用分选;
(2)本实用新型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劳动者工作劳动强度,依靠光传感器进行矿石检测,分选速度快,效果好,效率高,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振动板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2-料仓,3-振动电机Ⅰ,4-振动板Ⅰ,5-悬挂弹簧,6-光传感器,7-气阀,8-控制系统,9-精矿槽,10-废矿槽,11-振动电机Ⅱ,12-振动板Ⅱ,13-传送带Ⅰ,14-传送带Ⅱ,1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钨矿分选机,如图1-2所示,包括有机架1、料仓2、振动筛Ⅰ、振动筛Ⅱ、悬挂弹簧5、光传感器6、气阀7、控制系统8、精矿槽9和废矿槽10;
料仓2固定在机架1上,振动筛Ⅰ与振动筛Ⅱ通过悬挂弹簧5与机架1连接,光传感器6和气阀7安装在机架1上,气阀7设置在光传感器6的下方,光传感器6、气阀7分别于控制系统8连接。
振动筛Ⅰ包括有振动电机Ⅰ3和振动板Ⅰ4,振动电机Ⅰ3与振动板Ⅰ4连接;振动筛Ⅱ包括有振动电机Ⅱ11和振动板Ⅱ12,振动电机Ⅱ11与振动板Ⅱ12连接。振动板Ⅰ4和振动板Ⅱ12倾斜设置,以有利于钨矿石在振动和重力的作用下快速输送。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未经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0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