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寒冷地区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的冷却塔水池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0479.4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4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宋良华;高岚;丛培江;郜德庆;马超;陈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7/20 | 分类号: | E04H7/20;E04H5/1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益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1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2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寒冷 地区 粘结 预应力 结构 冷却塔 水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工程冷却塔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寒冷地区防止冻裂的 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的冷却塔水池。
背景技术
根据寒冷地区的冷却塔运行反馈的信息,在大型冷却塔的运行中,很多工程存在 冷却塔水池池壁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问题,给电厂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目前国 内冷却塔水池的结构型式均采用常规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寒冷地区的大型冷却塔, 水池直径较大,造成水池池壁的环拉力过大,温度影响的温度应力过大,采用常规的薄壁钢 筋混凝土结构无法解决该问题,以致于使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开裂,影响电厂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利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特点,提供一个解决冷却塔水池池壁 开裂的问题方案,减少工程投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寒冷地区无粘结预应力结构的冷却塔水池 结构,池壁内设有纵向非预应力钢筋,其特征在于:池壁的外层环向设置无粘结预应力钢 筋,池壁外侧设置用于保温的挤塑板,池壁与底板做成铰接节点。
所述的铰接节点是水池底板和池壁分别浇注混凝土,底板上面设置内侧杯口和外 侧杯口,杯口底部为水泥砂浆层,水泥砂浆层上面设一层橡胶板,在外侧杯口与池壁间缝隙 内填有石棉水泥,内侧杯口与池壁缝隙间填入嵌封腻子和BW橡胶密封胶,缝隙顶部填充有 膨胀防水砂浆。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改变传统的水池结构,与传统水池设计相比较,具有以 下优点:
1)池壁采用无粘结预应力结构,增加池壁外侧环向预应力钢筋的设置,使大直径 水池在设计中解决了不设缝,环拉力过大的问题,且施工方便可行,安全可靠无渗漏,一劳 永逸解决水池开裂及维修的问题,对于构筑物的总体造价没有增加,但具有较高的技术效 益。
2)池壁外侧采用挤塑板保温,减小了池壁的温度应力,可以降低预应力钢筋的用 量,同时挤塑板具有较好的耐压及耐潮湿特点,适用于埋在地下,不影响使用寿命。
3)池壁与底板采用非常规的铰接节点,改变传统的固结方式,可在池壁混凝土中 有效施加预压应力且降低竖向钢筋的用量,有效抵抗水压作用下的环拉力及温差作用下的 温度应力,满足水池池壁的抗裂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池壁预应力钢筋布置图;
图2是池壁与底板连接构造详图。
图中各编号意义如下:
1、底板;2、池壁;3、内侧杯口;4、外侧杯口;5、预应力钢绞线;6、纵向非预应力钢 筋;7、膨胀防水砂浆;8、石棉水泥;9、BW橡胶密封胶;10、嵌封腻子;11、橡胶板;12、水泥砂浆 (1:2)16mm厚;13、挤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是在池壁2内设有纵向非预应力钢筋6,池 壁的外层环向设置带有预应力钢绞线5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池壁外侧设置用于保温的挤 塑板13,池壁与底板1做成铰接节点。所述的铰接节点是水池底板1和池壁2分别浇注混凝 土,底板上面设置内侧杯口3和外侧杯口4,杯口底部为水泥砂浆12,水泥砂浆层上面设一层 橡胶板11,在外侧杯口与池壁间缝隙内填有石棉水泥8,内侧杯口与池壁缝隙间填入嵌封腻 子10和BW橡胶密封胶9,缝隙顶部填充有膨胀防水砂浆7。
施工过程:先施工水池底板1和内侧杯口3,底板与内侧杯口应一次连续浇注,池壁 2施工时应先将杯口清理干净,在杯口底抹16mm厚水泥砂浆12,上面设4mm厚橡胶板11。然后 绑扎池壁的预应力钢绞线5,检查预应力钢绞线绑扎牢固后,一次性连续浇注池壁混凝土成 环向预应力钢筋。待池壁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张拉环向预应力钢筋,张拉环向预应 力钢筋后浇注外侧杯口,待外侧杯口混凝土达到强度后进行池壁与杯口间缝隙的填充工 作,首先在外侧杯口4与池壁间缝隙内填入石棉水泥8内侧杯口与池壁缝隙间填入嵌封腻子 10,然后用BW橡胶密封胶9密封,最后用膨胀防水砂浆7填满两侧的缝隙顶部。完成水池施工 后,可进行水池试水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池壁外侧的保温措施安装挤塑板13并回填基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04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用菌菌糠制备介质土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升降横移立体车库防刮蹭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