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织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0358.X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5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周艳;蔡东照;秋月健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25/00 | 分类号: | D03D25/00;D03D15/00;A41D31/00;A47G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织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立体织物。具体涉及一种在普通二维织机上制得的带有可填充立体空腔的三维立体防绒织物。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羽绒服、被套、枕套、抱枕和睡袋等物品往往都具有一个可填充空间,物品一般包括上下两层表布,上下两层表布通过车缝连接,在上下两层表布中间留有一个或若干个可填充空间,在可填充空间内加入羽绒、棉花、羊毛、纤维或蚕丝等填充物,从而制成物品。上述传统的制作方式,需要大量的车缝工人,但人工成本高,且生产效率低下;而且车缝过程中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走线,走线形成的空隙会引发羽绒等填充物跑绒的问题;另外,非可填充空间是上下两层连接,填充物状态下,面料接缝处的厚度明显比中间处薄,导致接缝处的保温性处于劣势。
在无缝面料方面也有一些技术被公开,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4039617U中所提及的具有双层组织结构的双层无缝袋状面料。这是一种双层面料,上下两层部分连接预留下可填充空间,填充物状态下,接缝处的厚度明显比中间处薄,导致接缝处的保温性处于劣势;而且并没有解决钻绒的问题。
在立体织物面料方面,已经公开的有,例如,中国专利CN1720360A中所提及的立体织物及其制造方法。沿经纱方向或纬纱方向呈波纹状弯曲并具有织物组织的结接,得到具有优良缓冲性、柔软触感和优良防风性的面料,只有一个接结点,不适用于带有填充夹层的家纺被套面料或羽绒面料,同样也没有解决钻绒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填充的立体空腔且连接处保温效果优良、防钻绒效果优异的三维立体构造织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一种立体织物,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均具有织物组织平面,中间层分别与外层、内层交错接结形成交错分布的连接面和立体空腔,且各连接面均包括2个以上的接结点,也就是说连接面的单个组织循环中均包括2个以上的连接点。
所述外层、中间层和内层的织物组织分别为三原组织或三原组织的变化组织,也就是说各层之间,组织可相同,也可不相同。三原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三种。
所述立体织物的经纱和纬纱中的至少一种由2种以上不同纤度的纱线配列而成,且所述纱线的纤度为10~90dtex。
所述立体织物的经纬纱均由2种以上不同纤度的纱线配列而成。
所述纱线的原料选自锦纶、涤纶、棉、真丝或麻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外层和内层的覆盖系数均为1300以上。
所述外层和内层的覆盖系数均为2300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织物可用于制作家纺用品或衣服。家纺用品例如,被套、睡袋、被子、座垫等等;衣服例如,防寒服、羽绒服、时装等等。
本的立体织物是在二维织机上织造而成的三维立体构造无缝防钻绒面料。该立体织物具有可填充的立体空腔,并且填充后的面料,其填充空间平整均等,具有优良的保暖性和防钻绒效果,并且面料表面平整无鼓起,美观大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7、11~12的立体织物的形状结构示意图—“工”型立体织物形状,a1为外层、b1为中间层、c1为内层、d1为中间层与外层间的立体空腔、e1为中间层与内层间的立体空腔、f1为中间层与外层的连接面、g1为中间层与内层的连接面。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8~9、13的立体织物的形状结构示意图—“蜂巢”型立体织物形状,a2为外层、b2为中间层、c2为内层、d2为中间层与外层间的立体空腔、e2为中间层与内层间的立体空腔、f2为中间层与外层的连接面、g2为中间层与内层的连接面。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0的立体织物的形状结构示意图—“X”型立体织物形状,a3为外层、b3为中间层、c3为内层、d3为中间层与外层间的立体空腔、e3为中间层与内层间的立体空腔、f3为中间层与外层的连接面、g3为中间层与内层的连接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织物,包括外层、中间层和内层,所述外层、中间层和内层均具有织物组织平面,中间层分别与外层、内层交错接结形成交错分布的连接面和立体空腔,且各连接面均包括2个以上的接结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035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接纱挂杆的纱锭挂架
- 下一篇:一种应用到多种织布机上的绞织装置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