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排风扩散孔的冷却风扇护风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70330.6 | 申请日: | 2015-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69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魏哲雷;苏俊收;高磊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P5/06 | 分类号: | F01P5/06;F01P11/10;F01P11/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夏恒霞 |
| 地址: | 22100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排风 扩散 冷却 风扇 风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风扇护风圈,具体涉及一种带排风扩散孔的冷却风扇护风圈;属于工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冷却风扇的内部流动是极其复杂的三维粘性流动,对于冷却系统采用冷却风扇提供冷风进行冷却的工程车辆,其噪声主要来源于高速旋转的冷却风扇,为了使冷风最有效地通过散热器,一般都采用护风圈作为冷却风扇和散热器的导流段,必然存在叶顶间隙。按照经验,叶顶间隙一般控制在2%左右风扇直径范围内,由于冷却风扇叶尖处的线速度最大,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护风圈,虽然能够有效对流动空气进行导流,提高散热器的散热效率,但是叶顶间隙(冷却风扇和护风圈之间的间隙)处存在较多的涡流和紊乱,这是冷却风扇气动噪声的源头之一,为了降低噪声,需要对冷却风扇护风圈的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排风扩散孔的冷却风扇护风圈,以破坏流动空气的涡流和紊乱,改良空气流动轨迹,从而有效降低车辆噪声。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带排风扩散孔的冷却风扇护风圈,包括:散热器连接部、风扇护网连接部以及连接二者的过渡部,所述散热器连接部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风扇护网连接部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散热器连接部上安装有条形安装法兰,所述条形安装法兰上形成有第一类连接孔;所述风扇护网连接部上安装有圆形安装法兰,所述圆形安装法兰上形成有第二类连接孔;所述风扇护网连接部的周壁上形成有若干排风扩散孔。
具体地,该护风圈由薄板拼焊制成。
更具体地,前述条形安装法兰为两个,连接于散热器连接部相对的两边上。
优选地,前述散热器连接部的截面尺寸大于风扇护网连接部的截面尺寸。
更优选地,前述过渡部的壁板所在平面与散热器连接部的截面之间具有夹角。
进一步地,前述排风扩散孔按轴向布置两列,列间距为10~15mm。
优选地,前述排风扩散孔的直径为10mm。
更优选地,相邻两列排风扩散孔交错均匀布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护风圈依据流体力学理论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在保证满足通过散热器的冷却风量的前提下,减小叶顶间隙处的涡流和紊乱的强度,能够改良空气流动轨迹,提高工程车辆的整车噪声品质,有效降低车辆噪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排风扩散孔的冷却风扇护风圈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部分排风扩散孔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散热器连接部,2、风扇护网连接部,3、过渡部,4、条形安装法兰,5、第一类连接孔,6、圆形安装法兰,7、第二类连接孔,8、排风扩散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的介绍。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带排风扩散孔的冷却风扇护风圈由薄板拼焊制成,其结构包括:散热器连接部1、风扇护网连接部2以及连接二者的过渡部3,散热器连接部1的截面尺寸大于风扇护网连接部2的截面尺寸,过渡部3的壁板所在平面与散热器连接部1的截面之间具有夹角a,这样的结构设计能够最大程度地确保通过足够的冷却风量。
其中,散热器连接部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在其上安装有条形安装法兰4,在本实施例中,条形安装法兰4为两个,连接于散热器连接部1相对的两边上,并且在条形安装法兰4上形成有第一类连接孔5,通过第一类连接孔5将该护风圈与散热器连接到一起。风扇护网连接部2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并且在其上安装有圆形安装法兰6,圆形安装法兰6上形成有第二类连接孔7,通过第二类连接孔7将该护风圈与风扇连接到一起。
如图3和图4所示,在风扇护网连接部2的周壁上形成有若干排风扩散孔8,排风扩散孔8按轴向布置两列,相邻两列排风扩散孔8交错均匀布置,列间距为10~15mm,排风扩散孔8的直径为10mm。这样的结构改进能够改良空气流动轨迹,降低噪音。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护风圈依据流体力学理论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廉,在保证满足通过散热器的冷却风量的前提下,减小了叶顶间隙处的涡流和紊乱的强度,能够改良空气流动轨迹,提高工程车辆的整车噪声品质,有效降低车辆噪声。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03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