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外地质勘察防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70181.3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3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文博 |
| 主分类号: | A42B1/08 | 分类号: | A42B1/08;A41F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427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地质 勘察 防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野外地质勘察防护装置,涉及一种能够在野外地质勘察时使用的防护的装置,属于地质勘探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野外地质勘察时,能够防护落石飞溅或马蜂蜇的头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野外地质勘察常常伴随一些危险,地质工作者在山崖边进行岩样观察或采集时,由于各种原因可能会有落石飞溅,这种情况严重威胁地质工作者的生命安全,然而现有的地质安全帽往往强度不会太大,遇到坠石时不能有效保护人的头部,即使能保护人头部不受伤,但由于传统地质安全帽最终受力部位还是人的头盖骨,人头部受到冲击力太大可能会导致人当场昏迷,还有在野外进行地质勘察时,有些地区难免会遇到马蜂,虽然地质工作者外出一般都穿有长袖长裤,戴有地质安全帽,但是地质安全帽只能保护人的头部,脸部、脖子和后颈还是暴露在外面,这些部位很有可能会被马蜂蜇到,轻则皮肤疼痛肿胀,重则使人当场昏迷。这些都是在野外地质勘察时很常见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地质工作者野外工作安全以及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一种野外地质勘察防护装置提供了一种在野外地质勘察时,能够防护落石飞溅或马蜂蜇的头部防护装置。结构简单,方便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野外地质勘察防护装置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一种野外地质勘察防护装置由防护帽主体和腰带支撑装置组成。防护帽主体由头部防护罩、支撑主体、下颚固定带、主伸缩杆、防护纱帐、主支撑杆、主护肩垫、主弧形支撑板、副弧形支撑板、副护肩垫、副支撑杆和副伸缩杆组成,头部防护罩置于支撑主体中部,所述头部防护罩内侧置有垫衬,下颚固定带置于支撑主体下方,防护纱帐置于支撑主体下方边缘处。主伸缩杆一端垂直置于支撑主体一侧上,另一端和主支撑杆一端套接,所述主支撑杆内部置有压缩弹簧。主支撑杆另一端和主护肩垫连接,主弧形支撑板一端固定于主护肩垫后方,副伸缩杆一端垂直置于支撑主体另一侧上,副伸缩杆另一端套接于副支撑杆一端,所述副支撑杆内部置有压缩弹簧。副支撑杆另一端和副护肩垫连接,副弧形支撑板一端固定于副护肩垫后方,腰带支撑装置由主固定卡扣、腰带、副固定卡扣组成,主固定卡扣和副固定卡扣对称固定于腰带上。
使用时,先将防护帽罩在头上,用下颚固定带固定在人的头部下颚处,之后根据肩膀高度调节主伸缩杆和副伸缩杆,使主护肩垫置于人的左肩上,副护肩垫置于人的右肩上,最后将腰带戴在腰上,将主弧形支撑板和腰带上的主固定卡扣相连接,将副弧形支撑板和腰带上的副固定卡扣相连接,遇到可能有落石飞溅的时候,落石的冲击力由主伸缩杆和主支撑杆传递到主护肩垫上,然后通过主弧形支撑板传递到人的腰部,所述主支撑杆内的弹簧,可以大大降低落石的冲击力,所述主护肩垫,可以对左肩进行防护。落石的冲击力由副伸缩杆和副支撑杆传递到副护肩垫上,然后通过副弧形支撑板传递到人的腰部,所述副支撑杆内的弹簧,可以大大降低落石的冲击力,所述副护肩垫可以对右肩进行防护。能够避免野外勘察作业人员头部因冲击力过大当场晕眩。当遇到有马蜂出没的环境时,防护纱帐可以避免人的脸部脖子以及后颈部位被马蜂蜇,达到对落石飞溅或被马蜂蜇的头部防护的目的。
有益效果
一、结构简单,方便实用。
二、成本低廉,易于推广。
三、能够有效保证地质工作者野外的安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野外地质勘察防护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中
其中零件为:头部防护罩(1),支撑主体(2),下颚固定带(3),主伸缩杆(4),防护纱帐(5),主支撑杆(6),主护肩垫(7),主弧形支撑板(8),主固定卡扣(9),腰带(10),副固定卡扣(11),副弧形支撑板(12),副护肩垫(13),副支撑杆(14),副伸缩杆(15)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一种野外地质勘察防护装置是这样实现的,由防护帽主体和腰带支撑装置组成。防护帽主体头部防护罩(1),支撑主体(2),下颚固定带(3),主伸缩杆(4),防护纱帐(5),主支撑杆(6),主护肩垫(7),主弧形支撑板(8),副弧形支撑板(12),副护肩垫(13),副支撑杆(14)和副伸缩杆(15)组成,头部防护罩置于支撑主体中部,所述头部防护罩内侧置有垫衬,下颚固定带(3)置于支撑主体下方,防护纱帐(5)置于支撑主体下方边缘处。主伸缩杆(4)一端垂直置于支撑主体一侧上,另一端和主支撑杆(6)一端套接,所述主支撑杆(6)内部置有压缩弹簧。主支撑杆(6)另一端和主护肩垫(7)连接,主弧形支撑板(8)一端固定于主护肩垫(7)后方,副伸缩杆(15)一端垂直置于支撑主体另一侧上,副伸缩杆(15)另一端套接于副支撑杆(14)一端,所述副支撑杆(14)内部置有压缩弹簧。副支撑杆(14)另一端和副护肩垫(13)连接,副弧形支撑板(12)一端固定于副护肩垫(13)后方,腰带支撑装置由主固定卡扣(9),腰带(10),副固定卡扣(11),组成,主固定卡扣(9)和副固定卡扣(11)对称固定于腰带上。使用时,先将防护帽罩在头上,用下颚固定带(3)固定在人的头部下颚处,之后根据肩膀高度调节主伸缩杆(4)和副伸缩杆(15),使主护肩垫(7)置于人的左肩上,副护肩垫(13)置于人的右肩上,最后将腰带戴在腰上,将主弧形支撑板(8)和腰带上的主固定卡扣(9)相连接,将副弧形支撑板(12)和腰带上的副固定卡扣(11)相连接,遇到可能有落石飞溅的时候,落石的冲击力由主伸缩杆(4)和主支撑杆(6)传递到主护肩垫(7)上,然后通过主弧形支撑板(8)传递到人的腰部,所述主支撑杆(6)内的弹簧,可以大大降低落石的冲击力,所述主护肩垫(7)可以对左肩进行防护。落石的冲击力由副伸缩杆(15)和副支撑杆(14)传递到副护肩垫(13)上,然后通过副弧形支撑板(12)传递到人的腰部,所述副支撑杆(14)内的弹簧,可以大大降低落石的冲击力,所述副护肩垫(13)可以对右肩进行防护。能够避免野外勘察作业人员头部因冲击力过大当场晕眩。当遇到有马蜂出没的环境时,防护纱帐(5)可以避免人的脸部脖子以及后颈部位被马蜂蜇,所述防护纱帐(5)的长度,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达到对落石飞溅或被马蜂蜇的头部防护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文博,未经何文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01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