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水射流提升曝气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9570.4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94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程金晶;何雅军;沈琴;丁建国;丁锋;赵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恒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川***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 射流 提升 曝气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潜水射流提升曝气机。
背景技术
新型涡凹曝气机(曝气头)是通过散气叶轮,将“微气泡”直接注入未经处理的污水中,在混凝剂和絮凝剂的共同作用下,悬浮物发生物理絮凝和化学絮凝,从而形成大的悬浮物絮团,在气泡群的浮升作用下“絮团”浮上液面形成浮渣,利用刮渣机从水中分离;不需要清理喷嘴,不会发生阻塞现象。本机由潜水泵、射流器、散流器、吸气管和软管五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在传统射流机理基础上融合了先进的散流技术,采用射流曝气方式。运行时,水泵叶轮在潜水电机带动下高速旋转,将泥水混合物推入射流器形成射流,在射流周围产生负压区,将空气通过吸气管吸入射流喷嘴负压区,在射流器的喉管内进行气、水、泥充分混合,又通过射流器的扩散管将射流的动能逐步转变成压能后进入散流器。在散流器内,气、水、泥混合物进一步混合,迫使气体继续剪切、粉碎并乳化,保证绝大部分氧充分溶解于水中。同时,在射流流体压力的作用下,射流携带氧分子和微小气泡,从散流器的喷嘴中倾斜向下喷出、扩散,形成对水体和对生化池底部污泥冲击、搅拌后,由池底缓缓上升至水面,微气泡在水中停留时间一般长达30秒以上,使空气中的氧充分被溶解和吸收,提高了氧转移效率和充氧能力。
现有的装置没有设置旋转板,不能在使用时将底部污泥进行打散,不能将气体均匀射入污泥内,增大了水的污染,没有设置减震装置,不能很好地根据地形进行调节,降低了装置的稳定性,没有设置支架和轴承,不能很好地将装置进行固定,让转轴转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潜水射流提升曝气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潜水射流提升曝气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侧设有电机,所述底座左侧设有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连接柱上侧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侧设有气泵,所述底座下侧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两侧对称设有支架,所述轴承下侧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轴承之间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下侧设有旋转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柱表面均匀开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轴承与支架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震装置由弹簧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板表面均匀开有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连接柱,可以任意调节长短,有效的扩大与水的接触面积,更好的扩散气体,通过设置减震装置,更好的在使用时根据地面平整度进行调节,增大了装置的平稳性。通过设置轴承和支架,更好的在旋转板接触地面时进行支撑,使得装置进行局部转动,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底座,3、轴承,4、支架,5、减震装置,6、转轴,7、旋转板,8、第一连接柱,9、第二连接柱,10、连接杆,11、气泵。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潜水射流提升曝气机,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上侧设有电机1,所述底座2左侧设有第二连接柱9,所述第二连接柱9左侧设有第一连接柱8,所述第一连接柱8表面均匀开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柱9上侧设有连接杆10,所述连接杆10上侧设有气泵11,所述底座2下侧设有轴承3,所述轴承3两侧对称设有支架4,所述轴承3与支架4固定连接,所述轴承3下侧设有转轴6,所述转轴6与轴承3之间设有减震装置5,所述减震装置5由弹簧构成,所述减震装置5下侧设有旋转板7,所述旋转板7表面均匀开有通孔。
现场使用时,通过电机1带动轴承3转动,轴承3带动转轴6转动,通过支架4将底座2进行支撑,使旋转板7绕转轴6旋转,通过气泵11向连接杆10吹气,传送到第二连接柱9和第一连接柱8,通过气孔将气体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恒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通恒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95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