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红树防风带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9417.1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49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冉祥凤;杜宝和;武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格林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A01G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红树 风带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风带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红树防风带系统。
背景技术
红树林指生长在热带、亚热带低能海岸潮间带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常绿灌木或乔木组成的潮滩湿地木本生物群落。红树林具有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现有技术中的红树林种植方式是直接将红树种植在泥滩之中,此种种植方式的红树受涨潮、退潮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其成活率不高;当发生飓风侵袭,风浪过大时,风浪侵蚀和底质状况不良导致红树林不能自然生长:风浪侵蚀妨碍底质泥沙沉积,种植的幼树因底质疏松而裸露根系后被冲倒;自然条件下随海水漂来的红树林幼苗因潮汐动力而不能在砂砾底质滩涂停留生根;砂砾底质含有机质太低不能满足红树林生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牢固,使用寿命长的新型红树防风带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红树防风带系统,包括红树和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加强结构、支撑底座、填充体和腔体;所述红树种植在固定装置内,所述加强结构设置于固定装置的最底部,所述支撑底座设置于加强结构之上,所述填充体设置于支撑底座内,所述腔体设置于固定装置的最内部。所述支撑底座和加强结构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料。所述固定装置之间通过钢条连接并保留一定的缝隙。所述固定装置的底部设有透气孔。
所述加强结构为钢材质的“U”型结构。
所述支撑底座为钢材质中空的“U”型结构。
所述腔体为中空的结构。
所述填充体为泡沫材质的实心的“U”型结构。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体为泡沫材质,使得固定装置可随着涨潮退潮,上下浮动,保持固定装置在水体中的高度相对稳定。填充体的外部为钢材质的支撑底座,用于包裹保护填充体结构,以免填充体受到过大冲击力时损坏。加强结构起到加固固定装置的作用,使结构更加稳固。支撑底座和加强结构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料,减少水体对固定装置的腐蚀,延长固定装置的使用寿命。固定装置的底部设有透气孔,利于红树根部的呼吸作用。在腔体中加入红树生长所需的泥滩基质,再将红树种植在固定装置内,可避免发生飓风侵袭,风浪过大时,风浪侵蚀和底质状况不良导致红树林不能自然生长;避免风浪侵蚀妨碍底质泥沙沉积,种植的幼树因底质疏松而裸露根系后被冲倒的现象。固定装置之间在保留一定缝隙的前提下,通过钢条连接成一体结构,缝隙结构可缓冲涨潮时水体对固定装置的冲击力。固定装置的一体结构易于根据需要移动位置,可重复使用,且将红树种植在固定装置内,降低了对种植红树水域泥滩底质的要求,实现红树在所需水域的广泛种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定牢固,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2是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视图
图中:
1、红树2、固定装置21、支撑底座
22、填充体23、加强结构24、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红树防风带系统,包括红树1和固定装置2;所述固定装置2包括加强结构23、支撑底座21、填充体22和腔体24;所述红树1种植在固定装置2内,所述加强结构23设置于固定装置2的最底部,所述支撑底座21设置于加强结构23之上,所述填充体22设置于支撑底座21内,所述腔体24设置于固定装置2的最内部。所述支撑底座21和加强结构23的外表面涂有防腐涂料。所述固定装置2之间通过钢条连接并保留一定的缝隙。所述固定装置2的底部设有透气孔。所述加强结构23为钢材质的“U”型结构。所述支撑底座21为钢材质中空的“U”型结构。所述腔体24为中空的结构。所述填充体22为泡沫材质的实心的“U”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格林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格林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94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种植葡萄用滴灌带地膜综合铺设机
- 下一篇:一种连排排水种植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