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远程遥控红外对射报警计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9049.0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39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占小波;李跃忠;任增强;曾令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欣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17 | 代理人: | 唐明 |
地址: | 3440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远程 遥控 红外 对射 报警 计数 装置 | ||
1.一种多功能远程遥控红外对射报警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ARM最小系统控制模块、电源模块、硬件显示模块、红外对射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湿度监测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报警模块、按键控制模块、远程遥控模块、远程遥控发射模块、远程遥控接收模块、电平转换模块、上位机软件、上位机软件模式选择模块、上位机软件显示模块、上位机软件控制模块,其中ARM最小系统控制模块分别与电源模块、硬件显示模块、信号调理模块、温度监测模块、湿度监测模块、实时时钟模块、报警模块、按键控制模块、远程遥控接收模块、电平转换模块相连接;红外对射模块与信号调理模块相连接;电平转换模块与上位机软件相连接;上位机软件与上位机显示软件模块、上位机软件控制模块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远程遥控红外对射报警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控制模块设置有10个按键和5个LED指示灯;10个按键分别为装置工作模式选择按键、时钟调时按键、时钟加按键、时钟减按键、时钟调时完成按键、设置计数报警人数温度报警阈值和湿度报警阈值按键、阈值加按键、阈值减按键、阈值确认按键、ARM工作模式选择按键;5个LED指示灯分别为装置工作模式指示灯、温度报警指示灯、湿度报警指示灯、闹铃指示灯、红外对射报警指示灯、按键按下指示灯;装置的工作模式有计数模式和报警模式,可以通过装置工作模式来进行选择;系统时钟可以通过与时钟相关的按键来进行调整,当闹铃时间到时,闹铃指示灯会一直闪烁;当温度和湿度超过了阈值时,相对应的指示灯也会不停的闪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远程遥控红外对射报警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报警模块分别设置了3种不同频率报警声音,第一种是低频率的报警声“滴滴”,用于计数模式,每当有人经过时,报警模块发出“滴滴”的声音指示有人经过,总共有多少人经过会在硬件显示模块和上位机软件显示模块上显示;第二种是中频率的声音“滴滴滴”,用于闹铃;第三种高频率的报警声“滴滴滴滴滴滴滴”,用于报警模式,这种高频率的报警会让人听了很刺耳,达到报警的目的;温度超过阈值、湿度超过阈值和红外对射模块工作在报警模式,都会启用高频率的报警声音;装置工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按键控制模块、上位机软件控制模块和远程遥控来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远程遥控红外对射报警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件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监测场所的实时温度值、温度阈值、实时湿度值、湿度阈值、实时时间、闹铃时间和装置工作模式;当检测装置处于空闲模式时,硬件显示模块就会显示一个欢迎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远程遥控红外对射报警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调理模块是用于处理红外对射模块所产生的信号,进行滤波、采样保持、放大,后送入ARM最小系统控制模块;当有人经过红外对射模块时,红外对射模块被打断,会产生一个低电平信号,然后经过信号调理模块送入ARM最小系统控制模块,最后产生相对应的响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远程遥控红外对射报警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遥控模块包括远程遥控发射模块和远程遥控接收模块;这两个模块之间的通信是遵守一定的协议的;远程遥控发射模块在发送数据时,会对数据进行加密,而远程遥控接收模块会对数据进行解密,然后送入ARM最小系统控制模块做出相对应的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多功能远程遥控红外对射报警计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位机软件显示模块实时显示系统当前的时间,串口通信的波特率,所使用的串口号,系统状态,实时温度,温度阈值,实时湿度,湿度阈值,闹铃时间,系统的工作模式;当系统工作在计数模式时,上位机软件控制模块会记录每个人的进入时间,进入时的温度,进入时的湿度;当系统工作在报警模块时,上位机软件控制模块会记录报警的时间、温度和湿度;系统工作模式的切换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按键控制模块、上位机软件控制模块和远程遥控来切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理工大学,未经东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90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沉积方法
- 下一篇:薄膜形成方法和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