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氢动力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7277.4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88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7-20 |
发明(设计)人: | 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合既得动氢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612 | 分类号: | H01M8/0612;H01M8/22;B61C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王松 |
地址: | 2016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列车 | ||
1.一种水氢动力列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列车包括:动力车、非动力车,动力车设有甲醇制氢系统、氢气发电系统、电动发动机,甲醇制氢系统、氢气发电系统、电动发动机设置于动力车,甲醇制氢系统、氢气发电系统、电动发动机依次连接;
所述甲醇制氢系统包括制氢子系统,所述制氢子系统包括制氢设备、膜分离装置;所述制氢设备包括换热器、气化室、重整室;膜分离装置设置于分离室内;
所述甲醇制氢系统包括储存容器,储存容器设有隔离机构、隔离机构调节单元,隔离机构将储存容器分为至少两个区域,隔离机构调节单元调节隔离机构在储存容器内的位置,调节各个区域的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氢动力列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机构的一侧设置反应液体,另一侧设置氢气发电系统释放、而后被压缩的液态或固态的二氧化碳;隔离机构连接有推动机构,由推动机构推动隔离机构的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氢动力列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甲醇制氢系统包括制氢子系统、气压调节子系统、收集利用子系统,制氢子系统、气压调节子系统、氢气发电系统、收集利用子系统依次连接;
所述制氢子系统利用甲醇水制备氢气,所述制氢子系统包括固态氢气储存容器、液体储存容器、原料输送装置、快速启动装置、制氢设备、膜分离装置;
所述制氢设备包括换热器、气化室、重整室;膜分离装置设置于分离室内,分离室设置于重整室的里面;所述固态氢气储存容器、液体储存容器分别与制氢设备连接;液体储存容器中储存有液态的甲醇和水;
所述快速启动装置为制氢设备提供启动能源;所述快速启动装置包括第一启动装置、第二启动装置;所述第一启动装置包括第一加热机构、第一气化管路,第一气化管路的内径为1~2mm,第一气化管路紧密地缠绕于第一加热机构上;所述第一气化管路的一端连接液体储存容器,通过原料输送装置将甲醇送入第一气化管路中;第一气化管路的另一端输出被气化的甲醇,而后通过点火机构点火燃烧;所述第二启动装置包括第二气化管路,第二气化管路的主体设置于所述重整室内,第一气化管路或/和第二气化管路输出的甲醇为重整室加热的同时加热第二气化管路,将第二气化管路中的甲醇气化;所述重整室内壁设有加热管路,加热管路内放有催化剂;所述快速启动装置通过加热所述加热管路为重整室加热;
所述固态氢气储存容器中储存固态氢气;所述液体储存容器中的甲醇和水通过原料输送装置输送至换热器换热,换热后进入气化室气化;气化室与重整室连接,重整室内设有催化剂;分离室内设有膜分离装置,从膜分离装置的产气端得到氢气;所述膜分离装置为在多孔陶瓷表面真空镀钯银合金的膜分离装置;
所述气压调节子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气体压力传感器、阀门控制器、出气阀、出气管路;所述气体压力传感器设置于传输管路中,用以感应传输管路中的气压数据,并将感应的气压数据发送至微处理器;
所述收集利用子系统连接氢气发电系统的排气通道出口,从排出的气体中分别收集氢气、氧气、水;
所述收集利用子系统包括氢氧分离器、氢水分离器、氢气止回阀、氧水分离器、氧气止回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氢动力列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快速启动装置的初始启动能源为若干太阳能启动模块,太阳能启动模块包括依次连接的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能转换电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启动模块为第一加热机构提供电能;或者,所述快速启动装置的初始启动能源为手动发电机,手动发电机将发出的电能存储于电池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氢动力列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氢气发电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燃料电池包括若干子燃料电池模块,各个子燃料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超级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氢动力列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列车还包括第二电动发动机、能量存储单元、动能转换单元,动能转换单元、能量存储单元、第二电动发动机依次连接;
所述动能转换单元将汽车刹车制动的能量转换为电能存储于能量存储单元内,为第二电动发动机提供电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氢动力列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电动发动机还连接氢气发电系统,由氢气发电系统为第二电动发动机提供能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合既得动氢机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合既得动氢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727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铅炭超级电池的散热结构
- 下一篇:一种蓄电池加酸后的负压真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