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耦合谐振式电热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66493.7 | 申请日: | 2015-1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李笑;张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M39/2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谐振 电热 汽化 蒸汽 驱动 尿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耦合谐振式电热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特别是一种替代尿道括约肌控制尿道开闭的尿道阀,属于尿道阀的创新技术。
背景技术
临床上将因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自控能力使尿液不自主流出的疾病称为尿失禁。尿失禁是常见病多发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及性别,尤其是女性及老年人。尿失禁会导致会阴部、骶尾部皮炎及压力性溃疡等并发症,不仅令患者身体不适,而且会长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健康。
尿失禁的病因很多,其中尿道括约肌功能缺陷或创伤是尿失禁的主要病因之一。针对因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引起的尿失禁,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保守治疗、手术治疗、护理用具、皮肤护理和心理辅导等。其中药物或中医等保守治疗仅适用于轻度尿失禁患者,对中、重度患者效果不佳。手术治疗易受患者年龄、性别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差异限制,且易引起排尿困难、膀胱穿孔、血管损伤等并发症,远期疗效尚不明确。护理措施只能减轻尿失禁的症状,并不能从病源上解决尿失禁问题。因此,采用可自主控制尿道开闭的尿道阀装置,解决因尿道括约肌功能障碍导致的尿失禁问题具有重要的临床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考虑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阀口开启及闭合时间短,可避免造成人体生理结构及功能的破坏的磁耦合谐振式电热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本实用新型可避免造成创口肌肉组织感染,避免泌尿系统感染及并发症,避免造成器官的机械损伤,避免引起漏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磁耦合谐振式电热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包括有谐振发射线圈、谐振接收线圈、发热电阻丝、驱动囊、液态工质、永磁体、衔铁、阀体、阀芯、第一夹片、第二夹片,谐振接收线圈植入人体内腹后壁,谐振发射线圈手持按压于腹前壁上,驱动囊为设有中空容腔的密闭弹性体,驱动囊安装在阀体的中空阀腔的一端,液态工质储存于驱动囊的中空容腔中,发热电阻丝装设在驱动囊中,且与谐振接收线圈相连,阀芯为做有通孔的圆环状圆柱体,安装在阀体的中空阀腔的另一端,永磁体套装在驱动囊的内侧、且位于阀体的中空阀腔的一端,衔铁装设在永磁体的端部、且固定在阀芯上,阀体固定于耻骨上,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为弯曲的弹片,第一夹片及第二夹片装设在阀芯的通孔内,且分别与阀芯的两侧孔壁连接,第一夹片的弯曲顶点与第二夹片的弯曲顶点能触接或分开,以控制尿道口的闭合或开启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磁耦合谐振式电热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针对尿失禁导致病人生活障碍和引发并发症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无线能量传输原理和热功转换原理,利用热力辅助尿道开闭的结构作为控制尿道开闭的开关装置,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尿道不用开孔安装器件,避免造成创口肌肉组织感染;
2)尿道阀各元件与尿液非接触,避免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及并发症;
3)以非金属材料与尿道外壁接触,避免造成器官的机械损伤;
4)利用夹片使尿道管内壁的闭合实现密封,符合生理结构特点,避免引起漏尿;
5)磁耦合谐振可透过人体组织进行无线能量传输,内外谐振线圈可不受距离或空间位置限制,避免造成人体生理结构及功能的破坏。
6)液态工质直接受发热电阻丝传热而产生汽化蒸汽,发热快,阀开启时间短。
7)可长期植入人体,避免反复手术给患者造成的痛苦。
8)外部供能系统简单易携,且供能时不受时空限制。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巧妙,方便实用的磁耦合谐振式电热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
附图说明
图1是磁耦合谐振式电热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闭合原理图;
图2是图1中去除谐振发射线圈及谐振接收线圈的俯视图;
图3是磁耦合谐振式电热汽化蒸汽驱动的尿道阀开启原理图;
图4是图3中去除谐振发射线圈及谐振接收线圈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6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