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少超欠挖的组合炮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6252.2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9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何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超欠挖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爆破工程领域,涉及一种减少超欠挖的组合炮孔。
背景技术
受施工设备和工人钻眼水平的限制,钻爆法开挖的隧道超欠挖较为严重。目前,对隧道超欠挖的控制措施较多集中在周边眼的定位精度和装药结构上,但是,由于现场施工机械及施工水平限制,很难从根本上减少隧道超欠挖。同时,浅埋暗挖地铁隧道围岩较为软弱或爆破振动要求严格,周边眼常采用不同段别的雷管分次起爆即微差爆破法起爆,故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减少超欠挖措施无法在地铁隧道应用。在实际钻爆法施工中,地铁隧道要求早封闭,初期支护的格栅拱架距掌子面距离小,而施工现场多采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钻眼,受初期支护的限制,钻头无法在设计开挖轮廓线上钻凿周边眼,为保证少欠挖,只能以更大的外插角钻凿周边眼,造成超欠挖更加严重。因此,迫切地需要一种适用于采用微差爆破的炮孔,以控制爆破开挖地铁隧道的超欠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周边眼炮孔无法满足地铁隧道的超欠挖控制要求,提供一种更加合理的周边眼炮孔以减少超欠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减少超欠挖的组合炮孔,包括在掌子面的周边眼区域布置深孔和浅孔,一个组合炮孔由一个深孔和一个浅孔组成;深孔孔口位于初支轮廓线上,眼底落在设计开挖轮廓线上,炮孔深度与辅助眼炮孔深度相同;浅孔孔口位于初支轮廓线与设计开挖轮廓线之间,眼底落在设计开挖轮廓线以外,炮孔深度小于深孔的炮孔深度,炮孔倾角大于深孔的炮孔倾角。
上述的一种减少超欠挖的组合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孔眼底落在设计开挖轮廓线以外的距离不大于120mm。
上述的一种减少超欠挖的组合炮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浅孔炮孔倾角在10°~25°范围,炮孔深度在300mm~800mm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局部布置的主视图。
图中,1、深孔;2、浅孔;3、初支轮廓线;4、设计开挖轮廓线;5、掌子面。
具体实施例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爆破开挖某隧道断面的下台阶,采用YT-28型气腿式凿岩机钻眼,炮孔直径42mm。辅助眼炮孔深度1600mm,间排距650mm~660mm。初期支护采用格栅拱架,距离掌子面5的距离为300mm,初期支护轮廓线3距设计开挖轮廓线4距离为200mm。在掌子面5的周边眼区域布置深孔1和浅孔2,一对组合炮孔由一个深孔1和一个浅孔2组成。深孔1孔口位于初支轮廓线3上,眼底落在设计开挖轮廓线4上,炮孔倾角约7°,炮孔深度1600mm,炮孔长度约1612mm,深孔1炮孔间距650mm;浅孔2孔口位于初支轮廓线3与设计开挖轮廓线4之间,距离设计开挖轮廓线4的距离为100mm,眼底落在设计开挖轮廓线4以外100mm处,炮孔深度小于深孔1的炮孔深度,约为523mm,炮孔长度为550mm,炮孔倾角大于深孔1的炮孔倾角,炮孔倾角约18°,浅孔2位于两个深孔1之间,炮孔间距650mm。
钻孔完成后,装药起爆,采用第一系列毫秒延期雷管,炸药为岩石乳化炸药。辅助眼及深孔1单孔装药量0.3kg,浅孔2单孔装药量0.15kg。起爆顺序为辅助眼先起爆然后周边眼的组合炮孔即深孔1和浅孔2再起爆。爆破效果优良,基本无欠挖,平均线性超挖量控制在60mm,隧道爆破成型良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6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