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刀连续剁馅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65421.0 | 申请日: | 2015-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5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 发明(设计)人: | 程浩杰;陈孝喆;郑艳;沈豫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6D1/09 | 分类号: | B26D1/09;B26D7/20;B26D7/22;B26D7/26;B26D5/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刀 连续 剁馅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刀连续剁馅机,可代替手工操作自动完成剁馅作业。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使用刀在案板上将肉或蔬菜剁成馅,以制作菜肴。手工使用刀在案板上进行剁馅操作,不仅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加工量有限,而且馅的质量也不可控;若使用绞肉机进行制作,依靠挤压破坏了肉质或蔬菜的结构,颗粒小,失去肉或蔬菜原有的口味,而影响口感,且肉馅或菜馅存在过烂、过粘和油脂挤出现象,其中富含的各种营养成分也会随着汁水流失;其次,加工方式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多针对肉馅加工,且绞肉机机构较为复杂,清理不方便,易于滋生细菌。因此,大多数人仍愿意使用原始的手工剁切的方式制作肉馅或菜馅。
在公知技术中,现有的切菜剁肉机械主要是由电动机、电机箱、刀座、切刀、刀轴和切物筒连接组成,有的为了防止加工物抛出切物筒,还在切物筒上口部装有顶盖,顶盖上串连由螺轴连接的压盖板。但其构造所限,其结构繁复,尤其是所用切刀是与所装连的刀座呈水平状,使用时重复切割同一刀口,所切的菜、肉成泥状,严重破坏了食物组织,且工效低,再是切物筒由紧固螺丝与电动机连接,常造成切物筒随电动机震动,给使用带来不便。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双刀连续剁馅机,可实现两片剁刀交替进行连续往复剁切作业,大幅提高剁馅作业效率和制馅质量,能克服现有剁馅机存在的技术缺陷,更适用于推广;可有效地避免各种营养成分的流失和馅沫飞溅现象的发生。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实现对剁馅机剁馅的频率、剁刀运动的行程进行调节,且调节方式简单,具有适应性强,调节简单,操作方便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省力、省时,代替手工操作的双刀连续剁馅机,能实现双刀操作,提高剁馅效率和质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双刀连续剁馅机,包括底座、动力系统、主传动装置、砧盘传动装置、执行系统、砧盘装置和安全防护罩。其中,所述的动力系统、执行系统、砧盘装置和安全防护罩均固定安装在底座上,且所述的安全防护罩套在砧盘装置的外面,用于防止肉馅或蔬菜馅在剁切过程中飞溅,同时还起到安全防护作用;所述的动力系统通过主传动装置与执行系统相连接,为执行系统提供动力;所述的动力系统通过砧盘传动装置与砧盘装置相连接,为砧盘装置提供旋转的动力。
所述的动力系统包括电机、主减速器和次减速器。其中,所述的主减速器、次减速器均为二级锥齿轮减速器,且均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的电机安装在主减速器的输入端,所述的主减速器为双输出轴结构,且主减速器的双输出轴呈水平布置;所述的主减速器的双输出轴与次减速器的输入轴通过套筒式联轴器相连接,所述的次减速器的输出轴呈垂直方向布置。
所述的砧盘装置包括凹面砧盘、砧盘轴和砧盘座。其中,在所述的凹面砧盘固定在砧盘轴的顶部,且在凹面砧盘的顶部表面设有塑料材质的工作凹面板,在工作凹面板的下方为金属材质的砧盘托盘,所述的工作凹面板与砧盘托盘通过胶结的方式相连接;所述的砧盘轴通过径向轴承、止推轴承与砧盘座相连接;所述的砧盘座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用于为砧盘轴提供支承。
所述的执行系统包括执行支架、驱动轴、左执行机构、右执行机构、左剁刀和右剁刀。其中,所述的执行支架用于安装驱动轴、左执行机构和右执行机构,执行支架的下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其上端位于安全防护罩的上方,在执行支架的中部设有活动横梁,在执行支架的上端设有两根连接梁,在执行支架的顶部左侧设有两个轴线平行的左导向套,在执行支架的顶部右侧设有两个轴线平行的右导向套,所述的活动横梁通过螺钉与执行支架相连接,所述的连接梁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执行支架相固连;所述的驱动轴位于活动横梁的上方,且驱动轴的两端均与执行支架通过径向轴承相连接;用于驱动左剁刀的左执行机构和用于驱动右剁刀的右执行机构分别固定安装在执行支架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的左剁刀位于左执行机构的正下方且与左执行机构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右剁刀位于右执行机构的正下方,且与右执行机构通过铰链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5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