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氧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64939.2 | 申请日: | 2015-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76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氧气供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变快,尤其对于城市的格栅式办公区和密集的生活区来说,由于人口密集和通风不顺畅导致这些区域成为缺氧高发区,而生活工作压力,低质量的空气和缺氧环境会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发生各种病症。
因此提供一种洁净空气配合适度的富氧,是一种解决室内缺氧并降低空气污染度,保障人民在现代生活与工作中身心健康和提高人民说品质的有效措施。
现有技术中已经有用于建筑和楼宇的室内补氧系统,如在申请号为201120015356.4的专利文件中就提到了一种建筑智能化室内补氧系统,它包括室外制氧主机、室内释氧机,室外制氧主机通过氧气输送管道与室内释氧机连接,室外制氧主机和室内释氧机均通过智能化空气环境监测控制系统控制。其不仅能够确保供氧安全,更从节能、净化、生态、健康的角度全面提升室内空气环境。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补氧系统一般还都是需要人工手动调节补氧系统的开启和关闭,而且这种方式也不利于权限的管理,一般人都可以随便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供氧系统,解决了现有补氧系统中需要人工手动启动或关闭补氧系统的不便和调节补氧系统的权限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供氧系统,包括制氧系统,用于生产富氧并将富氧输送给用户,所述供氧系统还包括:
环境监控系统,用于检测用户室内的环境参数和用户调节环境参数;
门禁系统,用于控制房间的门禁及房间内设备的开闭;
及管理系统,负责所述供氧系统的管理工作;
所述管理系统分别和所述制氧系统、所述环境监控系统和所述门禁系统进行通讯,所述管理系统获取所述环境监控系统和所述门禁系统的反馈信息用于控制所述制氧系统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供氧系统还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用于对空气进行相应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空气输送给用户,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和所述管理系统进行通讯。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空调系统和所述制氧系统分别设有输送管道,且两者的输送管道在用户私用的管道处汇合。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控系统包括检测器,用于检测用户室内的环境参数;
和调节器,用于用户调节环境参数进一步地,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器包括氧气浓度检测器,温度检测器和湿度检测器;相应地,所述调节器用于用户调节预期的氧气浓度,温度和湿度,所述温度和湿度是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器还包括大气压检测器,用于检测室内的大气压;所述管理系统根据所述室内的大气压计算出室内安全氧气浓度的上限值并控制所述制氧系统的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制氧系统是通过变压吸附分离装置或膜分离装置生产富氧。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器包括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室内的环境参数信息和用户调节的环境参数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器包括氧气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压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控制模块。
本实用新型一种供氧系统的有益效果在于,管理系统接收环境监控系统和门禁系统反馈的信息来控制制氧氧系统的工作,不仅方便控制制氧系统的供氧,而且方便供氧的权限管理;而且供氧系统在设置中央空调系统时可同时实现空调功能和供氧功能,且空调系统和供氧系统两者可共用部分输送管道以节省多铺设一条管道使用的才力和空间;而且管理系统可通过一计算机控制模块实现,能够保证整个系统安全、稳定、精确的运行,该供氧系统可应用于大型酒店和生活及办公楼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供氧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供氧系统包括中央空调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4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