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减摩钢丝绳和自动消隙轴承的汽车换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64106.6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6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罗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御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1/10 | 分类号: | F16C1/10;F16C23/00;F16H5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裴娜 |
| 地址: | 400052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减摩 钢丝绳 自动 轴承 汽车 换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换挡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手动换挡装置包括换挡器、选挡拉索和换挡拉索,所述换挡器包括基 座、操纵杆、选挡臂、选挡拉索、换挡拉索等,操纵杆通过关节轴承固定在基 座上,选挡臂通过销轴固定在基座上,选挡臂通过连杆与操纵杆上的球头连接, 换挡拉索与操纵杆的下端连接,选挡拉索与选挡臂连接。所述换挡拉索和选挡 拉索包括包括耳环、与耳环连接的拉杆、钢丝绳、限位套管组件、防尘波纹套 管组件和发泡管等。
现有技术中连接选挡臂和连杆的球面轴承不具有自动补偿磨损量的功能, 当换挡器长时间使用后,球面轴承和选挡臂之间的配合面会磨损,配合面间隙 会逐渐增大,进而导致轴承精度降低,换挡异响增大,换挡操作灵敏性和舒适 性变差。
在换挡操作过程中,钢丝绳在直丝管内滑动,由于钢丝绳和直丝管之间存 在摩擦阻力,这使得直丝管和钢丝绳容易因摩擦磨损损坏,并且摩擦阻力还会 影响换挡操作的舒适性和灵敏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减摩钢丝绳和自动消隙轴承的汽 车换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钢丝绳和直丝管之间的摩擦容易导致两者损坏的 技术问题;以及解决球面轴承和选挡臂之间的配合间隙会随配合面的磨损逐渐增 大,进而导致换挡灵敏性变差、异响增大、操作舒适性变差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带带减摩钢丝绳和自动消隙轴承的汽车换挡装置,包括换挡器、 选挡拉索和换挡拉索,所述换挡器包括基座、操纵杆、设置在操纵杆上的球 头、选挡臂、连接选挡臂和球头的连杆、以及连接选挡臂与基座的销轴,所 述选挡拉索和换挡拉索均包括耳环、与耳环连接的拉杆、与拉杆连接的钢丝 绳和套在钢丝绳外的直丝管,所述选挡拉索的耳环与选挡臂连接,所述换挡 拉索的耳环与操纵杆的下端连接;
所述选挡臂和连杆之间通过球面轴承连接,所述选挡臂上设置有安装球 面轴承的直圆孔,所述直圆孔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固定球面轴承的上挡块和下 挡块,所述上挡块和下挡块上分别设置有与球面轴承的上半步和下半部转动 配合的球面;
所述球面轴承的外圆面上沿圆周方向并列设置有若干沿圆周方向延伸的 弧形弹片,所述弧形弹片的外侧面为球面,所述弧形弹片的端部沿径向向外 翘起并压靠在上挡块和下挡块的球面上;
所述钢丝绳上均匀并列设置有工程塑料球,所述工程塑料球和直丝管的 内壁滑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球面轴承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球面轴承的内孔面上设置有 用于增大其与连杆之间摩擦力的凸齿。
进一步,所述球面轴承的外表面上还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选挡臂上设置 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直滑槽。
进一步,所述直丝管内设置有润滑脂。
进一步,所述直丝管为带内螺纹结构的塑料管。
进一步,所述钢丝绳由两根钢丝成螺旋缠绕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带减摩钢丝绳和自动消隙轴承的汽车换挡装置,其通过在钢 丝绳上设置工程塑料球,工程塑料球将钢丝绳和直丝管分离,从而能减小钢丝绳 与直丝管之间的摩擦,并且工程塑料球和直丝管之间的接触面积小,摩擦力小, 因此能延长钢丝绳与直丝管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带减摩钢丝绳和自动消隙轴承的汽车换挡装置,其连接选挡 臂和连杆的球面轴承上设置有弧形弹片,在使用过程中当弧形弹片和选挡臂的配 合面之间出现摩擦磨损时,弧形弹片在弹力自动向外伸张并使其球面自动贴在选 挡臂的球面上,从而能自动补偿配合面的磨损量,消除了因磨损造成配合面间间 隙增大的问题,可很大的延长球面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换挡器出现换挡灵敏性 变差、异响增大、操作舒适性变差等的故障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减摩钢丝绳和自动消隙轴承的汽车换挡装置的结构示 意图;
图2为换挡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球面轴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选挡臂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换挡拉索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直丝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御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御捷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4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盘圆规的研制
- 下一篇:一种新型内六角螺钉机动拧紧夹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