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第三轨受流器的气缸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62071.2 | 申请日: | 2015-1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6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 发明(设计)人: | 吴锦松;杨政益;魏春晖;张小燕;陈旭东;徐才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安达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第三 轨受流器 气缸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公交系统控制执行元件(无轨车受流器控制执行元件),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第三轨受流器的气缸。
背景技术
在现在汽车严重污染和绿色蓄电池车使用不方便的前提下,最新开发推出的绿色无污染的现代电力无轨车。电力无轨车运行模式是电容提供电力无轨车的电能储电装置,通过电容的放电给电力无轨车提供动力,电容无法长时间持续放电,所以需要在一段时间给电容充电。进而在充电过程中需要控制受流器与电源线之间的接触与分离实现,而其中受流器通过气缸驱动,而现有气缸不佳的提供驱动受流器的效果。
在现有文献:授权公告号CN20302316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第三轨受流器的气缸,其包括气缸本体,位于气缸本体内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气缸本体内的空腔分隔成左腔和右腔;所述活塞右侧设有弹簧;所述活塞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用于密封的密封圈和用于导向用的耐磨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第三轨受流器的气缸,在活塞上安装了Y形密封圈和耐磨环,并且活塞运动时主要受力处为耐磨环,减小了密封圈的磨损;密封效果好,耐磨环还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能有效的减少气缸因受某些因素而产生的摆动。因此延长了气缸的使用寿命,且能起到导向的作用;该结构主要提高了使用寿命,而未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实现受流器与电源线接触实现给电容充电,及受流器与电源线分离,令电力无轨车运行时对气缸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第三轨受流器的气缸,其通过驱动气缸、气缸控制组与压缩气源的连接实现控制受流器升降,从而保证电力无轨车的能正常给电容充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第三轨受流器的气缸,其特征在于:该气缸包括用于驱动受流器与电源连通或断开的驱动气缸,及能控制驱动气缸内活塞伸缩的气缸控制组,所述气缸控制组一端与外接压缩气源连通,另一端与驱动气缸内腔连通,进而形成由压缩气体控制气缸内活塞伸缩的气缸结构。
进一步,所述气缸控制组包括连通的行程节流阀、调压阀、电磁换向阀;其中所述行程节流阀与驱动气缸相连,形成控制定值节流的控制结构。
进一步,所述气缸控制组还包括能延长气缸使用寿命的空气过滤器。
进一步,所述驱动气缸两个气体连通口中的一个气体连通口与气缸控制组相连,另一个气体连通口处设置有节流阀。
进一步,所述驱动气缸包括缸体及内置可伸缩活塞的腔体,前述的气缸控制组安装在腔体上并置于缸体内,形成气缸的集成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气缸、气缸控制组与压缩气源的连接实现控制受流器升降,从而保证电力无轨车的能正常给电容充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用于第三轨受流器的气缸,该气缸包括用于驱动受流器与电源连通或断开的驱动气缸5,及能控制驱动气缸内活塞伸缩的气缸控制组。
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前述驱动气缸5包括缸体51及内置可伸缩活塞的腔体52,其中腔体52置于缸体51内,所述腔体52内设置有能腔体内伸缩的活塞53,该活塞53设置有能伸出于缸体51为的活塞杆531,该腔体52内的空腔分隔成前腔521与后腔522,所述驱动气缸5两个气体连通口分别对应前腔521与后腔522设置,所述后腔522内设置有弹簧54,而腔体52内壁与活塞53之间设置有用于调高产品使用寿命的非金属耐磨环55。具体的说,如图3所示,所述活塞杆531为不锈钢结构,进而可以增大弹簧的外径,从而减小弹簧54设计刚度,提高弹簧54的使用寿命;而前述的弹簧54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设置,其可以为一根弹簧,也可以为多根弹簧,各弹簧54可以为金属和非金属弹簧,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弹簧54为双弹簧设计,因双弹簧机构比单弹簧机构可靠性高,在相同的力值要求下弹簧的设计刚度更小,且所述两弹簧相互套接使驱动气缸5一直提供推力,保持驱动气缸5的活塞杆531伸出运动或者活塞杆531伸出运动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安达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安达兴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20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封装工艺及封装结构
- 下一篇: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