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联扣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9751.9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74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昆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立昆 |
主分类号: | B65G19/24 | 分类号: | B65G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信四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9 | 代理人: | 宋海龙;罗松梅 |
地址: | 22111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三联扣,三联扣是铸石刮板输送机上的通用标准件,主要用于圆环链和刮板的联接,是一种关键承载件。
背景技术
三联扣在铸石刮板输送机的整个传动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铸石刮板输送机的生产效率,这就对三联扣的静拉伸性能、疲劳寿命提出了标准要求。按照目前国内加工工艺制造出来的产品及采用的三联扣结构,在实际使用时,70%的三联扣会发生低应力脆断,其疲劳寿命大都低于标准4万次的要求,并且自重大,制造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三联扣所存在的问题和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提高铸石刮板输送机三联扣的疲劳寿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三联扣,包括两耳板、两圆弧臂、一直臂,第一耳板4、第一圆弧臂1、直臂2、第二圆弧臂3和第二耳板5顺次并对称连接;
所述第一耳板4和第二耳板5中均横向贯设有孔洞。
可选地,所述直臂2的后表面上切有导向面6,所述直臂2的截面积小于683mm2。
可选地,所述导向面6在与第一圆弧臂1、直臂2、第二圆弧臂3形成的平面30°~60°方向上的宽度小于13.4mm。
可选地,所述三联扣的重量小于2.9Kg。
可选地,所述第一耳板4和第二耳板5在与第一圆弧臂1、直臂2、第二圆弧臂3形成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相错。
可选地,两耳板横向贯设的孔洞在与第一圆弧臂1、直臂2、第二圆弧臂3形成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上相错。
可选地,两个圆弧臂之间的最大长度为146mm,最小长度为92mm。
可选地,所述直臂2外端的端线与耳板外端的端线之间的距离为174mm。
可选地,所述两圆弧臂水平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与所述两耳板水平方向上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为85mm。
可选地,所述耳板剖面在水平方向上的长度为27mm,所述耳板在与第一圆弧臂1、直臂2和第二圆弧臂3形成的平面垂直方向上的最大高度为58mm,两耳板之间的最短距离为28mm。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三联扣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三联扣结构紧凑、重量轻、材料利用率高,降低了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通过结构和加工工艺的改进,有效地提高了三联扣的综合机械性能,疲劳寿命高(5万次以上),耐磨性强;
3、本实用新型由于减少了三联扣的断裂失效,从而减少了停机维修时间,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联扣与其它零部件的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联扣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联扣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联扣与其它零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三联扣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三联扣的截面图,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三联扣包括两耳板、两圆弧臂和一直臂,其中:
第一耳板4、第一圆弧臂1、直臂2、第二圆弧臂3和第二耳板5顺次并对称连接,形成类似耳朵的形状,如图1和图2所示;
所述第一耳板4和第二耳板5中均横向贯设有孔洞,即所述第一耳板4和第二耳板5在沿所述两圆弧臂的中心轴线平行方向上分别贯设有孔洞,以供螺栓通过。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直臂2的后表面上切有导向面6,以减小所述三联扣推进时遇到的阻力,所述导向面6的宽度,即所述导向面6在与第一圆弧臂1、直臂2、第二圆弧臂3形成的平面30°~60°(优选为45°)方向上的宽度,由现有技术中的35mm减小至13.4mm甚至更小;所述直臂2的截面长度,即所述直臂2在与第一圆弧臂1、直臂2、第二圆弧臂3形成的平面垂直方向上的剖切面的长度,由现有技术中的53.5mm减小至32mm,因此,所述直臂2的截面积由现有技术中的980mm2减小至683mm2甚至更小,进而使三联扣的自重由现有技术中的3.32Kg减小至2.9Kg甚至更轻。三联扣自重的有效降低,使三联扣的制作材料成本至少节约13%。同时,三联扣自重的降低,也减轻了链条输送系统的电机功率消耗;另外,由于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减少了圆弧臂的应力集中,所以在承受交变负荷时,三联扣的抗冲击性能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立昆,未经李立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97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移动治具的设备
- 下一篇:一种新型的物料皮带机挡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