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滚齿机变导程螺杆传动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59016.8 | 申请日: | 2015-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07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先广;杨灿辉;杨勇;张自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25/20 | 分类号: | F16H25/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 地址: | 400055***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变 螺杆 传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滚齿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滚齿机变导程螺杆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齿轮加工机床中,其核心部件工作台的分度精度对加工齿轮的精度影响 是最大的,特别是对分度蜗轮副的侧隙控制非常严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滚齿机变导程螺杆传动机 构,欲消除分度蜗轮副的侧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滚齿机变导程螺杆传动机构,包括分度 蜗轮(1)和壳体(3),其中分度蜗轮(1)和分度蜗杆(2)常啮合,这两个件 分别通过轴承转动支承在所述壳体(3)上;所述分度蜗杆(2)的输入端通过 传动齿轮副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该伺服电机安装在壳体(3)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度蜗杆(2)为变导程蜗杆,该分度蜗杆的齿厚沿螺旋方向 逐渐变化,且分度蜗杆(2)输入端的齿厚小于其输出端的齿厚;所述分度蜗杆 (2)输出端的端头为小径段,并在这个小径段上沿轴向依次套装有第一推力滚 子轴承(5)、第一调整垫片(6)、双列圆柱滚子轴承(7)、第二推力滚子轴承 (8)、调整套(9)和锁紧螺母(10),且锁紧螺母(10)与分度蜗杆(2)螺纹 连接;所述调整套(9)为两段式阶梯结构,其小径段套装有第二调整垫片(11) 和第三推力滚子轴承(12);所述第二调整垫片(11)压在调整套(9)大径段 的台阶面上,且第三推力滚子轴承(12)和所述双列圆柱滚子轴承(7)夹紧在 限位凸台的两侧,该限位凸台开在轴向调整套(13)的中心孔内;所述轴向调 整套(13)为两段式阶梯结构,其小径段位于所述壳体(3)上的安装孔中,该 轴向调整套(13)的大径段通过轴向调整垫片(14)压在壳体(3)的外表面上, 这三个件通过螺钉连接在一起。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将分度蜗杆(2)由原来的定导程蜗杆调整 为现在的变导程蜗杆,并相应设置轴向调整垫片(14)。使用时,可先测量分度 蜗轮副的侧隙,再根据分度蜗杆(2)每轴向移动1mm的齿厚变化量来计算分度 蜗杆(2)的轴向移动量,从而将轴向调整垫片(14)的厚度磨小相同的厚度, 这样就能很方便地消除分度蜗轮副的侧隙,保证工作台的分度精度。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将分度蜗杆由原来的定导程蜗杆调整为现 在的变导程蜗杆,并配以轴向调整垫片,这样就能通过调整轴向调整垫片的厚 度来轴向移动分度蜗杆,进而消除分度蜗轮副的侧隙,从而有效地客服了传统 结构的缺陷。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轴向调整垫片(14)套装在轴向调整套(13)的小径 段上,且轴向调整垫片(14)为两瓣式对称结构。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分度蜗杆由原来的定导程蜗杆调整为现在的变导 程蜗杆,并配以轴向调整垫片,这样就能通过调整轴向调整垫片的厚度来轴向 移动分度蜗杆,进而消除分度蜗轮副的侧隙,从而有效地客服了传统技术的缺 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滚齿机变导程螺杆传动机构,包括分度蜗轮1和壳体3, 其中分度蜗轮1和分度蜗杆2常啮合,这两个件分别通过轴承转动支承在壳体3 上。分度蜗杆2的输入端通过传动齿轮副与伺服电机4的输出轴相连,该伺服 电机安装在壳体3上。传动齿轮副为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且传动齿轮副 直接承接伺服电机4的动力,并通过大齿轮将动力传递给分度蜗杆2,该大齿轮 套装在分度蜗杆2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90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主动散热式焊机
- 下一篇:静止叶片两端头圆锥加工专用切割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