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卡托及电子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58910.3 | 申请日: | 2015-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2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629 | 分类号: | H01R13/629;H01R12/71;H04M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卡托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很多手机的SIM卡都是放置在专门的卡托上,通过专门的卡针插入卡托上的孔弹出卡托,然后取出SIM卡。由于每次取出SIM卡时需要用专门的卡针,使用户使用起来不方便,并且用卡针操作的方式也很费事。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卡托及电子设备,主要目的在于使卡托能够方便弹出,以取放放置于卡托内的用户身份识别卡或数码卡。而不用借助外界工具,从而使操作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卡托,包括:
承托部,所述承托部用于放置用户身份识别卡或数码卡;
操作部,所述操作部设置在所述承托部的一端,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承托部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承托部弹性连接;
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操作单元,且所述第一操作单元与所述第二端分别处于所述第一端与所述承托部的转动轴异侧;
所述操作部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操作单元;
当按下所述第一操作单元时,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承托部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使所述操作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承托部,并且使所述第二操作单元露出所述电子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卡托,所述承托部设有固定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或数码卡固定在承托部上。
前述的卡托,所述固定单元为设置在所述承托部的承托面上的凹槽,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或数码卡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与所述用户身份识别卡或数码卡适配。
前述的卡托,所述凹槽设置有便于将容置在所述凹槽中的用户身份识别卡或数码卡取出的缺口。
前述的卡托,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开孔。
前述的卡托,所述承托部与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端为铰接。
前述的卡托,所述操作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承托部通过弹簧弹性连接。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设有卡槽;
上述的卡托,所述卡托滑动设置在所述卡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为手机。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卡托及电子设备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使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端与所述承托部转动连接,所述操作部的第二端与所述承托部弹性连接;同时所述操作部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操作单元,所述操作部的第二端设有第二操作单元,且所述第一操作单元与所述第二操作单元分别处于所述转动轴异侧;因此当按下所述第一操作单元时,所述操作部与所述承托部绕所述转动轴转动,使所述操作部的第二端远离所述承托部,并且使所述第二操作单元露出电子设备,从而方便用户通过操作所述第二操作单元将所述承托部从电子设备中拉出,以取放用户身份识别卡或数码卡。而无需借助外界工具,因而操作简单方便。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在自然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在按下所述第一操作单元23时的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的承托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托的承托部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卡托关闭状态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在卡托的第一操作单元被按下时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手机每次取出SIM卡时需要用专门的卡针,使用户使用起来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卡托及电子设备,以使卡托能够方便抽出,而不用借助外界工具,从而使操作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卡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89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