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机井井口防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8261.7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2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李玉平;唐相辉;张涛;徐明庆;鞠宪玲;王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玉平 |
主分类号: | E21B33/06 | 分类号: | E21B3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000 黑龙江省大庆市红***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机 井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油井井口防喷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抽油机井井口防喷装置。
背景技术:
抽油井光杆断脱是一个难以彻底避免的影响油田正常生产的因素。一旦发生光杆断脱的情况,就会有可能发生井喷事故,不但会造成环境污染,也会影响人员安全。为了防止井喷,科研人员设计了井口防喷装置。
专利号为CN201510224741.2的专利文件公布了一种井口防喷装置,该装置利用阀球和球座的配合实现了井口的封堵。但该装置的阀球释放机构设置在防喷装置外侧,这种构造很容易在外力作用下意外损环,造成阀球意外释放。释放后的阀球会与光杆不间断摩擦,既会造成了光杆的磨损,又会造成了防喷装置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损坏能力强的抽油机井井口防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抽油机井井口防喷装置,包括防喷装置本体,防喷装置本体由球座和主壳体通过螺纹连接而成,主壳体内靠近球座的一端设有台肩,台肩上安装有滑套,球座和滑套之间设置有大弹簧,主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支管,支管内设置有阀球,丝堵通过螺纹连接在支管末端从而将阀球封在支管内,丝堵和阀球之间设置有小弹簧。
所述的螺纹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装配后,所述的大弹簧和小弹簧均为压缩状态。
所述的球座内侧设置有锥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型的阀球释放机构,该机构设置在装置内部,有效避免了装置的意外损坏,同时也避免了阀球的意外释放。光杆正常运行时,滑套位于下极限位置并将阀球挡在支管内;光杆断脱时,在液流冲击力的作用下,滑套克服大弹簧的弹力上行,进而释放阀球,阀球随液流移向球座,球座与阀球配合实现对井口的封堵。动作过程合理、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球座,2-大弹簧,3-滑套,4-主壳体,5-光杆,6-阀球,7-丝堵,8-小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抽油机井井口防喷装置,包括防喷装置本体,防喷装置本体由球座1和主壳体4通过螺纹连接而成,主壳体4内靠近球座1的一端设有台肩,台肩上安装有滑套3,球座1和滑套3之间设置有大弹簧2,主壳体4的侧面设置有支管,支管内设置有阀球6,丝堵7通过螺纹连接在支管末端从而将阀球6封在支管内,丝堵7和阀球6之间设置有小弹簧8。
为了保证装置的密封性,所有的螺纹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
为了将滑套3的位置稳定在下极限位置从而起到阻挡阀球6的作用,装配后大弹簧2应为压缩状态;为了保证阀球6释放时所需的推力,装配后小弹簧8也应为压缩状态。
为了与阀球6更好的配合以实现更好的封堵效果,所述的球座1内侧设置有锥面。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新型的阀球释放机构,该机构设置在装置内部,有效避免了装置的意外损坏,同时也避免了阀球6的意外释放。光杆正常运行时,滑套3位于下极限位置并将阀球6挡在支管内;光杆断脱时,在液流冲击力的作用下,滑套3克服大弹簧2的弹力上行,进而释放阀球6,阀球6随液流移向球座1,球座1与阀球6配合实现对井口的封堵。动作过程合理、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玉平,未经李玉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82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向式井下关井循环阀
- 下一篇:一种井口卡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