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楔式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7553.9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瑞霞;王世杰;刘建新;韩博;魏伟;岳广韬;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26 | 分类号: | E21B33/12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周京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楔式锁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中使用的井下液压封隔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楔式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领域的完井、采油等作业中,经常使用井下封隔器来分隔油层、密封油套环空、悬挂井下管柱等。《油气开采工程师手册》第70页“Y441型封隔器”(何生厚主编,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公开了一种Y441型液压封隔器,这是一种常见的液压封隔器,其坐封锁紧机构如附图23所示,图中,胶筒161、中心管162、端环163、压帽164、锁紧螺纹套165、锁环166和活塞缸167。其工作原理是:锁紧螺纹套165和锁环166有相互啮合的锯齿形螺纹,且锁环166只能沿锁紧螺纹套165自左向右运动;液压力推动锁紧螺纹套165和端环163左行压缩胶筒161,同时活塞缸167、锁环166和压帽164右行;坐封结束时,锁环166与锁紧螺纹套165的相对位置被锁定。这种锁定结构是井下液压封隔器的通用结构。锁紧螺纹的螺距一般为2mm~3mm,当坐封结束液压力消失时,在胶筒的弹力推动下,锁紧螺纹套165和端环163会向右后退最大2mm~3mm,这严重地影响了胶筒的密封效果。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发明了楔式锁紧装置,用于井下液压封隔器坐封机构锁紧。该装置可以防止封隔器坐封结束液压力消失时坐封加力机构后退,提高了封隔器的密封效果。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楔式锁紧装置,包括压帽和锁紧管,压帽与楔面筒相连或不相连接,楔面筒有一圆锥面,其锥角为3°~25°;在所述的圆锥面、锁紧管和压帽三者所形成的环形空间内,设置一个以上的摩擦块。
优选实施例一,所述的楔面筒的圆锥面的锥角为8°~12°。
优选实施例二,所述的摩擦块是圆球或是楔块。
优选实施例三,在压帽和摩擦块之间还设有弹簧。
优选实施例四,在所述的弹簧和摩擦块之间还设有分瓣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设计了摩擦自锁紧机构,防止了封隔器坐封结束液压力消失时坐封加力机构后退,使胶筒密封效果更理想。
附图说明
前面简单地描述了本发明,接下来参考描述本发明的以下具体实施例的图纸进一步、详细地叙述本发明。这些图纸只描述了该发明的一些典型的实施例,因此不能认为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在这些图纸中:
图1是本发明楔式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的圆锥面为内圆锥孔。
图2是图1中A-A剖面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摩擦块为圆球。
图4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摩擦块为楔块。
图5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摩擦块为带齿的楔块。
图6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摩擦块和压帽之间设置了螺旋压缩弹簧。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摩擦块和压帽之间设置了碟簧。
图8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摩擦块和压帽之间设置了橡胶弹簧。
图9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圆球和压帽之间设置了螺旋压缩弹簧。
图10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楔块和压帽之间设置了碟簧。
图1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带齿的楔块和压帽之间设置了碟簧。
图12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圆球和螺旋压缩弹簧之间设置了分瓣爪。
图13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楔块和碟簧之间设置了分瓣爪。
图14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带齿的楔块和碟簧之间设置了分瓣爪。
图15是分瓣爪的半剖主视图。
图16是分瓣爪的俯视图。
图17是本发明的结构在封隔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实施例。
图18是本发明楔式锁紧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中的圆锥面为外圆锥。
图19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8中的摩擦块在本实施例中为楔块。
图20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18中的摩擦块在本实施例中为带齿的楔块。
图21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的压帽与带内圆锥面的楔面筒不相连接。
图22是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图中的压帽与带外圆锥面的楔面筒不相连接。
图23是常用液压封隔器的锁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75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泥浆脉冲发生器用引斜总成
- 下一篇:一种干式钻孔粉尘捕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