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雷金属杆塔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7489.4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1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蓝少青;徐可;冯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瑞林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3/00 | 分类号: | H02G13/00;E04H1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南昌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雷 金属 杆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保护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有效保护输电线路的防雷金属杆塔。
背景技术
强雷区或雷电活动频繁区域的架空输电线路经常遭遇雷击,引发杆塔上的避雷器和绝缘子损坏,进而导致跳闸、中断供电等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具有安全、经济、可靠的优点的防雷金属杆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雷金属杆塔包括:塔体;横担,所述横担设在所述塔体上;避雷器,所述避雷器设在所述横担上;绝缘子,所述绝缘子设在所述横担上;和接闪杆,所述接闪杆设在所述横担上;其中所述接闪杆通过所述塔体与适于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防雷金属杆塔可以避免避雷器和绝缘子直接遭受雷击,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可靠供电,防雷金属杆塔具有安全、经济、可靠等优点。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防雷金属杆塔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所述接闪杆焊接在所述横担上。
所述接闪杆为铜杆、热镀锌圆钢或钢管。
所述接闪杆的上端部的横截面积由下向上减小。
所述横担包括左横担和右横担,所述避雷器包括上避雷器、左避雷器和右避雷器,其中所述上避雷器设在所述塔体上,所述左避雷器设在所述左横担上,所述右避雷器设在所述右横担上,所述接闪杆设在所述左横担和所述右横担中的一个上。
所述防雷金属杆塔进一步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设在所述塔体上,所述左横担和所述右横担设在所述安装件上。
所述接闪杆在左右方向上位于所述左避雷器和所述右避雷器之间。
所述绝缘子包括上绝缘子、左绝缘子和右绝缘子,其中所述上绝缘子设在所述塔体上,所述左绝缘子设在所述左横担上,所述右绝缘子设在所述右横担上。
所述上绝缘子位于所述上避雷器的下方,所述左绝缘子位于所述左避雷器的左侧,所述右绝缘子位于所述右避雷器的右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雷金属杆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雷金属杆塔10。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雷金属杆塔10包括塔体101、横担102、避雷器103、绝缘子106和接闪杆104。
横担102设在塔体101上,避雷器103和绝缘子106设在横担102上。接闪杆104设在横担102上,接闪杆104通过塔体101与适于埋设在地下的接地装置相连。由此接闪杆104、塔体101和该接地装置自上而下可靠连通,实现架空输电线路的防雷保护。
其中,该接地装置适于埋设在地下是指:当防雷金属杆塔10处于使用状态时,即防雷金属杆塔10上架设有输电线路时,该接地装置埋设在地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雷金属杆塔10用于架设输电线路。强雷区或雷电活动频繁区域的架空输电线路经常遭遇雷击,引发杆塔上的避雷器和绝缘子损坏,进而导致跳闸、中断供电等事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雷金属杆塔10通过设置适于埋设在地下的防雷金属杆塔10且使接闪杆104通过塔体101与该接地装置相连,从而在遭遇雷电时,使雷电电流从避雷器103的上方引向塔体101(即通过接闪杆104引向塔体101),并安全地通过塔体101引下而最终泄入该接地装置,由此可以避免避雷器103和绝缘子106遭受雷击,实现防雷保护。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雷金属杆塔10可以避免避雷器103和绝缘子106直接遭受雷击,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可靠供电,防雷金属杆塔10具有安全、经济、可靠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防雷金属杆塔10可以用于架设10kV的架空输电线路。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防雷金属杆塔10可以包括塔体101、横担102、避雷器103、绝缘子106、接闪杆104和接地装置。具体而言,接闪杆104通过塔体101与该接地装置电连接。换言之,接闪杆104与塔体101电连接,塔体101与该接地装置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瑞林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瑞林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74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过流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力布线排线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