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井下瓦斯抽放管安装移动操作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7482.2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9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殷绍林;杨富均;周忠国;艾勇;刘华林;刘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绿水洞煤矿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E21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860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井下 瓦斯 抽放管 安装 移动 操作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移动操作平台,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井下瓦斯抽放管道安装移动操作平台。
背景技术
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管道安装由于受有限空间约束,不像在地面能够自由发挥,加之管道加重,依靠传统人工方式劳动强度大,存在一定的安全威胁,安装进度慢,工期较长。目前有些矿井使用吊装法,虽有所省力,但需提前施工起吊眼孔和安设起吊装置,操作流程较为繁琐,安装过程管道对接调整不方便。对于工期较紧的工程,亟需加快安装进度,简化管道对接程序,为后续工作留足时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适用于煤矿井下的瓦斯抽放管道安装移动操作平台。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管安装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套筒,承载瓦斯抽放管的支撑梁,上端焊接于支撑梁中部的单体液压支柱,增加固定套筒稳定性的斜撑,一端焊接于固定套筒上,一端焊接于平板车上,连接固定套筒形成整体的连接横梁,两端焊接于固定套筒上。
上述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管安装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是:支撑梁两端设置限位装置,有效防止瓦斯抽放管安装过程中滚动滑落。
上述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管安装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是:平板车置于轨道上,采用卡轨器或楔子固定,使用前必须在平板车上增加一定配重,防止操作平台侧翻。
上述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管安装移动操作平台,其特征是:固定套筒内设置的单体液压支柱型号必须一致,以确保升降协调,单体液压支柱注液时采取远距离操作,注液要均匀、合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移动操作平台,通过单体液压支柱实现瓦斯抽放管道快速运送到位,操作简单快捷,大大降低劳动强度,平板车根据情况可随时移动,在管道对接时便于调整定位,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工效。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标号:1-固定套筒;2-斜撑;3-连接横梁;4-单体液压支柱;5-支撑梁;6-限位装置;7-平板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参见图1、图2,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瓦斯抽放管安装移动操作平台,包括固定套筒1,承载瓦斯抽放管的支撑梁5,上端焊接于支撑梁5中部的单体液压支柱4,增加固定套筒1稳定性的斜撑2,一端焊接于固定套筒1上,一端焊接于平板车7上,连接固定套筒1形成整体的连接横梁3,两端焊接于固定套筒1上。
所述支撑梁5两端设置限位装置6,有效防止瓦斯抽放管安装过程中滚动滑落。
所述平板车7置于轨道上,采用卡轨器或楔子固定,使用前必须在平板车7上增加一定配重,防止操作平台侧翻。
所述固定套筒1内设置的单体液压支柱4型号必须一致,以确保升降协调,单体液压支柱4注液时采取远距离操作,注液要均匀、合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绿水洞煤矿,未经四川省华蓥山煤业股份有限公司绿水洞煤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74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