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充电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57387.2 | 申请日: | 2015-10-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2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万实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充电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电桩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作为未来交通工具发展的趋势,电动汽车(BEV)是指以车载电源为动力,用电 机驱动车轮行驶,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各项要求的车辆。由于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 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充电桩往往布置在室外,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应对天气变化,防水 防潮的,在充电时控制充电装置与电动汽车紧密相连,防止外界的湿气、灰尘进入充电系统 中的充电控制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充电桩在为电动汽车充电时自动控制、连接稳定、 防水防潮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内 设有供电单元和控制器,所述的壳体上设有一与供电单元相连的充电电缆,所述的充电电缆 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电动汽车连接的充电接头,所述的充电接头由第一柱形体和与第一柱形体 相连的中空的第二柱形体组成,所述的第二柱形体的中空部内设有与充电电缆连接的充电电 极,所述的第一柱形体内设有一充有液压油的缸体,所述的缸体内设有活塞,所述的活塞上 连接有一微型电机,所述的微型电机与控制器相连,所述的第一柱形体的外侧设有一环形槽, 所述的环形槽上设有与缸体连通的通孔,所述的环形槽内设有环形的气囊,所述的气囊与通 孔连通,所述的气囊的外围设有弹性密封环。
在上述的电动汽车充电控制装置中,所述的第一柱形体的端部设有把手,所述的第一柱 形体通过把手与充电电缆相连。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其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采用通过液压油缸驱动的弹性密封环来实现充电时车体和充电装置紧密、密封、 稳定连接,克服了传统的采用密封环连接不稳定,需要额外增加固定装置的问题,并且本方 案的活动式的弹性密封环能够通过微型电机自动控制,在充电开始前自动连接和密封,充电 结束后自动分离,使用非常方便和稳固,同时起到防水防潮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充电接头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充电接头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 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的壳体1内设有供电 单元2和控制器3,所述的壳体1上设有一与供电单元2相连的充电电缆4,所述的充电电缆 4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电动汽车连接的充电接头5,所述的充电接头5由第一柱形体51和与第 一柱形体51相连的中空的第二柱形体52组成,所述的第一柱形体51的端部设有把手6,所 述的第一柱形体51通过把手6与充电电缆4相连,所述的第二柱形体52的中空部内设有与 充电电缆4连接的充电电极7,所述的第一柱形体51内设有一充有液压油的缸体8,所述的 缸体8内设有活塞9,所述的活塞9上连接有一微型电机10,所述的微型电机10与控制器3 相连,所述的第一柱形体51的外侧设有一环形槽11,所述的环形槽11上设有与缸体8连通 的通孔12,所述的环形槽11内设有环形的气囊13,所述的气囊13与通孔12连通,所述的 气囊13的外围设有弹性密封环14。
在实际应用中,当充电接头5与电动车连接好后,控制器3会测试是否能够良好接触通 电,当得到通电良好的反馈后,控制器3会控制微型电机10运动,挤压缸体8内的液压油使 气囊13充气充满液压油,这时,弹性密封环14就会膨胀,与电动汽车的充电接头5挤压接 触,相比于传统的密封环接触的方式来说,固定效果更好,自动化控制效果好,隔水隔湿效 果优异。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 的限制,其它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 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万实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武汉万实冶金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73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连接器组件
- 下一篇:一种USB连接器及移动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