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推力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6986.2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0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林;夏勇;谢端康;邹波;郭春杰;路英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7/00 | 分类号: | B60G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娟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汽车推力杆。
背景技术
推力杆主要是应用在载重汽车或客车的非独立悬架的单轴或双后桥重型汽车上,连接着车架与车桥,推力杆的作用时汽车转弯的时候防止车身发生倾斜的,保证汽车转弯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目前,各型推力杆广泛应用于国内各大主机厂所生产的载重汽车和客车上。
随着载重汽车装载量的的不断增加,汽车通过自身结构的轻量化来减轻自重达到提高装载量的目的,其中推力杆上的轻量化,主要是对推力杆中连杆的结构和形状进行改进以及对连杆与球头的连接部位进行优化,在现有技术中大多通过用空心结构的连杆取代实心管状的连杆来减小其质量,通过将连杆的两端加工成与球头外表面相配合结构,使连杆能直接焊接在球头外表面,从而省去连杆与球头的连杆部位达到减重的目的。例如申请号为201310335243.6,名称为“一种汽车推力杆及其组装工艺”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推力杆及其组装工艺,包括套管与推力杆球头,所述套管与推力杆球头的连接部位是采用坡口形状相贯连接的,所述推力杆球头为圆筒状结构,所述坡口形状相贯连接是将所述套管两端头加工成与所述推力杆球头外圆轮廓相贯的坡口形状,将所述套管与推力杆球头焊接在一起。上述专利的连杆与球头通过坡口形状相贯连接,省去了连杆与球头的连接部位使推力杆的重量更轻,但随着装载量的增加,推力杆在汽车运行时,特别是在汽车通过弯道时,其承受的抗扭转载荷、抗弯曲载荷和抗失稳载荷也需同步增大即推力杆的强度需同步增大,才能保证汽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通过对推力杆结构的改进和设计来增大推力杆的设计强度,提高推力杆的抗扭转载荷、抗弯曲载荷和抗失稳载荷,是提高推力杆可靠性进而提高汽车运行的平稳性和安全性的研究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推力杆,通过对连杆结构的改进,增强推力杆的抗扭转载荷、抗弯曲载荷和抗失稳载荷能力,提高了汽车推力杆的可靠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汽车推力杆,包括连杆和固定在连杆两端的球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的连杆以所述的球头的水平中线上下对称分布,所述的连杆的横截面为弧型截面或不规则曲面且两根连杆的横截面呈中心对称设置,两根连杆之间的距离随所述的汽车推力杆设计强度的增加而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杆端面的形状与球头外表面的形状相配合,所述连杆的端面可贴合在球头的外表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杆通过拉拨工艺或冲压工艺成型,所述的连杆端面的形状通过机加工或冲压工艺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杆的横截面为半圆弧截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连杆的两端通过焊接工艺贴合固定在球头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新型的汽车推车杆,两个球头之间的连杆的数量为两根,两根连杆以球头的水平中线上下对称分布,连杆的横截面为弧型截面或不规则曲面且两根连杆的横截面呈中心对称设置,横截面为弧型截面或不规则曲线型截面且横截面呈中心对称设置的两根连杆与等面积的圆截面连杆相比,其抗扭转载荷、抗弯曲载荷和抗失稳载荷更高,而且可根据汽车推力杆设计强度来设计两根连杆之间的距离,当汽车的最大设计装载量增大,汽车推力杆的设计强度增加,两连杆之间的距离随之增大,使汽车推力杆可承受的扭转载荷和弯曲载荷增大,通过对连杆结构的改进,增强推力杆的抗扭转载荷、抗弯曲载荷和抗失稳载荷能力,提高了汽车推力杆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向剖视图。
图3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69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