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6048.2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69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郑益吉;张会常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4;H01F3/14;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地址: | 52329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气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包含混合材质铁芯的电感器。
背景技术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朝着高效率(Highefficiency),高功率密度(Highpowerdensity),高可靠性(Highreliability)和低成本(lowcost)的方向发展。为节省成本,开发大功率和小型化,自动化组合的组件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各种电源电路中功率因数校正器(PFC)和输出储能滤波电感器(OutputChoke)对功率因数和输出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环形电感器的设计技术虽已非常成熟,但元件体积大,易饱和,靠人手工绕线作业耗费大量工时。请参照图1及图2,图1是现有技术的环形电感器铁芯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的环形电感器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现有技术的环形电感器包含铁芯10及导电绕组20,导电绕组20通过人工绕线缠绕于铁芯10上,现有技术的环形电感器存在以下缺点:
1.铁芯材质单一,电感量上下限公差范围较难控制,一般为+17%到-12%;
2.铁芯铜窗利用率低,最高35%;
3.无法自动化绕线,只能通过人手工用勾针穿线,作业难度大;
4.铁芯没有气隙(Gap),电感量较难控制;
5.绕线和焊锡困难,要花费较多的人工和加工工时;
6.人工绕线,圈数容易出现错误;
7.勾针和漆包线摩擦,容易造成线漆膜刮伤,引起耐压或层间绝缘不良。
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为满足电源设计大功率,小型化的设计要求,因此开发出一种适合大功率,小型化,抗饱和能力强,可自动化组合,低成本的电感器已成为一项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感器,其中,该电感器包含:
上铁芯,包含两个上侧柱;
下铁芯,与所述上铁芯相对设置,所述下铁芯包含两个下侧柱,其中,所述两个下侧柱与所述两个上侧柱对应接合形成一铁芯铜窗;以及
一预制导电绕组,设置于所述铁芯铜窗中。
上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上铁芯包含一上中柱及/或所述下铁芯包含一下中柱,所述两个上侧柱位于所述上中柱外围,所述两个下侧柱位于所述下中柱外围。
上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上铁芯与所述下铁芯之间具有至少一气隙,所述至少一气隙形成于所述上中柱与所述下中柱之间。
上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上铁芯与所述下铁芯之间具有至少一气隙,所述至少一气隙形成于所述两个上侧柱与所述两个下侧柱之间。
上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上铁芯与所述下铁芯之间具有至少一气隙,所述至少一气隙形成于所述上中柱与所述下中柱之间和所述两个上侧柱与所述两个下侧柱之间。
上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上铁芯和所述下铁芯均为高导磁材质,且所述上铁芯的磁导率与所述下铁芯的磁导率不同。
上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上铁芯为一铁氧体芯,所述下铁芯为一合金粉芯。
上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预制导电绕组为圆形线圈或线饼其中之一者。
上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预制导电绕组为单层PCB、双层PCB或多层PCB的组合其中之一者。
上述的电感器,其中,所述上铁芯和所述下铁芯为EE型、EQ型、ER型、PQ型、UU型、CC型结构其中之一者。
本实用新型针对于现有技术其功效在于:
1.铁芯材质采用混合材质(如上铁芯为铁氧体芯及下铁芯为合金粉芯),电感公差范围可以控制在正负10%或更小的公差范围,还可增大电感抗饱和能力及节省铁芯成本,既实现了高导磁特性,又可以提高元件的抗饱和能力;
2.铁芯铜窗利用率高,缩小元件设计体积;
3.线圈为自动化绕线,不会出现圈数错误的问题;
4.本设计方案可实现人工组合或自动组合式设计,减少人力和加工工时,强调的是组合的便利性和自动化组合的可行性;
5.线圈由机器自动绕制,绕线漆膜不会刮伤,不会引起耐压或层间绝缘不良。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环形电感器铁芯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环形电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感器的上铁芯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电感器的预制导电绕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电感器的下铁芯与预制导电绕组组合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未经台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6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模组环形电感器
- 下一篇:一种电工钢板材